不忘初心勵志前行!七旬留守老人,10年雕出立體《清明上河圖》

一位叫馮樹元的農村留守老人,是一名拖拉機廠的退休職工。因為他在年輕的時候,偶然一次機會看到過清明上河圖,所以他一直對此念念不忘,突發奇想,他想做雕刻版的《清明上河圖》。並非木匠出身的他用自己的執著和毅力雕刻了傳世佳作《清明上河圖》通過立體鏤空的雕刻技藝,再現在總長7米,寬0.7米,高25釐米的樟木之上。

不忘初心勵志前行!七旬留守老人,10年雕出立體《清明上河圖》

這部作品花費了老人10年的心血,3600個日日夜夜。10年來幾乎木不離身,刀不離手。多少次通宵達旦,多少次和衣而睡,多少次劃傷了臉也渾然不覺。當老人把雕刻完成的立體《清明上河圖》組裝好後第一次擺在家門前時,周圍的鄰居們紛紛前來觀看。

不忘初心勵志前行!七旬留守老人,10年雕出立體《清明上河圖》

四塊木板上,騎馬的官吏、叫賣的小販、身負揹簍的行腳僧人、城邊乞討的殘疾老人。數百位木雕人物神情各異、惟妙惟肖,還有駱駝、馬匹、城樓、屋舍,近千個物件羅列其上。

不忘初心勵志前行!七旬留守老人,10年雕出立體《清明上河圖》
不忘初心勵志前行!七旬留守老人,10年雕出立體《清明上河圖》

老人在對自己的作品做最後的檢查。老人想起自己妻子和兒女的不理解,眼中泛函淚水,他用顫抖而又有力的聲音說到,我終於完成了。作為一個非木匠出生的老人,能夠不忘初心,堅持十年,真是非常的了不得。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現在快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