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态建高品质社区!中子科学城空间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打造“两核一轴”

重生态建高品质社区!中子科学城空间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打造“两核一轴”

在空间规划方面,松山湖中子科学城揭开神秘面纱。

记者昨日从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获悉,《中子科学城空间规划》正式通过专家评审。整个科学城沿象和路打造创新中轴线,并重点构建大装置创新中心和复合城市中心两大核心,沿松木山水库营造环湖绿化带的同时,还将串联未来公园等4座公园,并结合中子科学城南部的巍峨山建设郊野公园。

依托大装置建科创高地

东莞中子科学城位于松山湖南部与大朗交界地区,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规划面积53.3平方公里,包括松山湖南部片区9.2平方公里、台湾高科园片区6.7平方公里、大朗象山片区11.7平方公里,散裂中子源及生态绿地25.7平方公里。其中的散裂中子源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启动建设的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装置,也是世界上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

为充分发挥散裂中子源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作用,松山湖管委会提出了中子科学城的概念,重点依托散裂中子源、南方同步辐射光源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一个国家级的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大科学装置集聚之城、原始创新策源之城和高端科学人才荟萃之城,以为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创造原生动力。

建多个慢行优先创新社区

按照《中子科学城空间规划》,整个科学城沿象和路打造创新中轴线,北接东莞理工学院和大学创新城,南至深圳光明新区,是连接两个中心的重要交通通道,重点建设众创空间、研发机构等多种创新平台和交往空间,从而把象和路创新中轴线建设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轴线上则分布着大装置创新中心和复合城市中心两大核心。前者功能定位为打造大科学装置高度集聚的区域,即以大科学装置为依托,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引擎,以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转化为核心,引入南方光源、省材料实验室,构建大科学装置集群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而复合城市中心则以良好的生态资源为依托,打造高品质社区,为科学家、研发人员和片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商业和休闲服务。

除了“两核一轴”外,沿线还将建设多个功能复合、慢行优先的创新社区。在中子科学城内部,以高等级道路和生态廊道为界,划分多个慢行优先的创新社区。每个社区面积2~3平方公里,半径800米,非常适合步行,社区内以公交慢行为主导,为步行骑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街道设计,在步行骑行路径上串联各类设施场所。

通过功能混合布局及设施合理安排,突出为科技创新做好配套服务,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生态和智慧人文的科学之城、创新之城。

打造环湖带建5座公园

与此同时,中子科学城还将构建“一带一郊野公园”。其“一带”是指沿松木山水库打造环湖绿化带,提升中子科学城的空间品质,重点打造湖景路、环湖路两条慢行道串联四个公园。

当中运动公园以绿色健康运动为主题,主打球类运动、骑行、马术运动和慢跑等各类运动。未来公园以科普为主题,主打科技纪念、先锋体验、科普等,塑造地标性的中心公园。企业公园将结合松山湖高新区的特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展示的主题公园。社区公园则以绿色休闲、儿童游乐、花卉赏购、采摘等为主题,打造生态休闲公园。

结合中子科学城南部的巍峨山建设郊野公园,该区域的自然风貌保护较好,山岭、密林、水库自然景观多样,计划以生态保育为核心,结合山体地形,由郊野步道、空中连廊、登山梯道等串联各个景点,给科研人员、居民等提供多样的野趣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