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吳德蓮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黨的十九大以來,省委、省政府針對我省發展相對落後、營商環境相對較差的實際,將2018年確定為全省“營商環境提升年”,部署了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並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成效納入對市縣的年度目標考核。

目前,我省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還處於起步階段,在深化改革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一些領域把營商環境等同於投資環境,只當作一般常規工作來對待,存在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的問題。“放管服”改革還不到位,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公共服務清單執行結果無法考量。政務服務體系不完善,存在政府簡政,中介撿權,“紅中介”壟斷的服務現象。為實現追趕超越目標,提高開放性經濟發展水平,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優化營商環境,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精心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根據中辦國辦5月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的指導意見》、6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研究確定好“放管服”改革、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的目標、內容和實現途徑。如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加大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力度,優化提升“一站式”功能,完善“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實現“一窗通辦”;著力打造“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的綜合服務新平臺。指揮部(聯席會議)、“八辦四組”要定時定向研究工作,加強督查督辦,著力抓好統計系統的評估監測,搞好橫向對比,發現差距迎頭趕上。

大力推進幹部隊伍的思想觀念轉變。要結合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分層次搞好相關部門幹部的培訓,講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講營商環境,講各自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講三項機制和黨紀國法,引導樹立全局觀念,培養為民情懷,增強敬畏和服務意識,營造“不為不辦找藉口,只為辦好想辦法”的工作氛圍。要為幹部提供外出參觀學習的機會,學習先進地區的工作理念和方法,遇事先想如何辦、如何更快地辦好,而不是為怕承擔責任、為得好處等原因向外推、向後拖,耽誤了企業和群眾的事情,延誤了發展時機。

  全力貫徹落實“十大行動”。對省上部署的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所涉及的部門和行業,要進行認真調研,找出突出問題,分析主要癥結,分出輕重緩急,排出難易度和日程表,制定措施,落實責任,分別予以突破解決,集小勝為大勝,達到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總目標。企業、金融機構、政府要協商制定可操作、都能接受的方案解決融資難的問題。要對企業的成本進行分類統計分析,對確實存在虛高的項目,要有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立項審批、施工許可、用地審批要著力壓縮時間、降低費用。對內注重培育發展本地的中介機構,進行規範管理,做到服務一流、收費合理、履職到位、評定意見客觀公正。對於本地完成不了的中介服務,可由政府或職能部門與縣境外有資質、信譽度高的中介機構簽訂“打包”協議,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努力營造“人人皆環境”的社會風尚。首先,要發揮好輿論宣傳的引導作用。通過各種渠道、多個層次在廣大幹部群眾、城鄉居民中宣傳無論是全面小康、鄉村振興,還是各種美好生活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各種經濟實體的發展壯大,而發展需要每個人的支持幫助,逐步培養全民的主人翁意識。其次,要發揮好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做好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大文章,不僅要營造尊商、親商、愛商的社會氛圍,還要通過商會、協會等組織,吸引團結培養一支合法經營、創新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隊伍,成為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再次,要進一步強化政法系統的保障作用。在大力推進學法用法,提升公民法律意識的同時,要切實通過法律手段保護企業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加大“掃黑除惡”力度,強力淨化發展環境。

(作者系白河縣政協主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投稿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投稿微信添加:xiaowugediao或者wh3152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