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啤特果「錢」景好

和政啤特果“錢”景好

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沈永華

初秋時節,走進和政縣三合鎮尕新莊村輝林啤特果合作社的啤特果種植基地,一山一灣映入眼簾的全是啤特果樹,累累果實掛滿枝頭,縷縷清香沁人心脾……

在啤特果種植基地,筆者看到一位忙碌的身影,他正是當地家喻戶曉的輝林啤特果合作社理事長——曹輝,當說起今年啤特果的收成情況,他興致勃勃地介紹道,“今年天氣、降雨量等自然條件都很適宜,我們合作社種植的啤特果平均畝產可以達到2000-2500公斤,總計收穫600多噸,今年的產量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銷售價格也比去年有了一定的提升。我們平均以每公斤2元錢的價格銷售給甘肅和政八八啤特果有限公司200多噸,已經實現收入40多萬元,其餘400多噸優質啤特果分別存儲在了已建成的8個冷庫之中,以後預計將會以每公斤10元的價格售出,這會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

近年來,和政縣高度重視啤特果產業的發展,將啤特果產業列為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來培育,今年,和政縣新建成啤特果基地1.5萬畝,全縣種植面積達到17萬畝,農民脫貧致富的基礎越來越牢固。按照“退耕還林,科技支撐,興鄉富民”的林業發展思路,採取“公司+協會+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該縣對栽植啤特果樹的企業和農戶予以補貼,對修建果品冷藏庫的給予獎勵,對啤特果種植大戶、啤特果合作社、啤特果加工企業優先提供惠農貸款,並積極開展啤特果種植技術培訓,通過政策引導和獎勵扶持,啤特果種植面積不斷增加,果品需求量大幅增長,有效解決了啤特果銷售問題,讓果農看到了啤特果產業的廣闊“錢”景,啤特果一時之間成為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金果果”。

曹輝講道,由於近幾年他的合作社啤特果種植效益都很好,今年更是帶動了當地300多戶群眾參與種植啤特果樹,在村裡起到了很好的帶頭引領作用。此外,曹輝已經在城關鎮三谷村流轉土地60畝,並詳細諮詢林業部門相關技術人員按照科學的尺寸和間隙建成了標準化的果園。目前,他正在帶領合作社社員對種植的啤特果樹苗進行秋季修枝工作。

望著已經成型的果園,曹輝彷彿已經看到了啤特果掛滿枝頭的場景,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的笑容,談到對以後的期盼,他的臉上更是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