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哈哈,小智上次發了一篇,陪讀的老母親,很多家長都很有同感呀,今天小智又看見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喲,雖然文中對象主要是以小學生來說的,但是小智還是那句話,有很多道理在不同層級都是適用的呢!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自從開學以來

無數家長又陷入了淡淡的悲傷中~

陪孩子做作業竟成了家長們不可言說的痛

一大堆作業排山倒海的到來

讓他們直呼招架不住!

小傢伙們呀,你們都是作業派來

考驗我們的「小惡魔」嗎?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家長們表示

每次教孩子做作業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又吼又罵……


索性把門一關,讓孩子自己折騰去吧

誰知孩子竟然給媽媽發了幾條這樣的消息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媽媽,你的心像石頭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媽媽的心其實不像石頭

媽媽的心通常憋到內出血

一不小心就會“炸毛”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家長們“恨鐵不成鋼”

輔導孩子作業

甚至還有作業太難,自己也不會的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幾乎所有的媽媽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許多低年級的孩子都是由家長陪伴做作業的,從培養孩子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來講,開始的陪伴是必要的。等到孩子形成了好的學習習慣後,應該慢慢放手,讓孩子形成自覺高效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那麼怎樣陪伴孩子做作業,才能讓孩子儘快形成好習慣呢?

01

提前示範,一次完成

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最抓狂的階段大概就是孩子處於低年級的時候。

因為孩子對於時間沒有概念、寫字的順序、作業的順序根本就毫無概念。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孩子剛上一年級時,家長輔導孩子筆順。

孩子剛上一年級時,確實會經常出現有些字或者字母不知如何下筆的情況,需要爸爸媽媽來指導。

但爸爸媽媽的指導,最好在孩子開始寫作業時一次性完成,而不是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隨時提醒“筆順不對”、“寫錯了”。

比如孩子今天要寫五個生字,每個字寫五遍,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每個字都先寫一遍,如果筆順沒有問題,就讓孩子繼續寫下去。如果有問題,爸爸媽媽就集中示範一下,再讓孩子寫一遍,確認孩子會寫之後,這項工作就完成了。

讓孩子一開始就掌握正確的方法,比讓他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錯誤、重複改正,要高效得多,對孩子的提高也更有幫助。

如果我們時刻在旁邊判斷對錯,孩子會形成依賴心理,“反正爸爸媽媽盯著呢,我沒寫對,大人會告訴我。”這樣,孩子自己的投入程度就會降低,對作業質量的要求也會降低。

爸爸媽媽可以嘗試把指出作業中的錯誤、輔導孩子改正的工作,放到孩子完成作業、爸爸媽媽按照老師要求幫助檢查的環節一次性完成。

孩子不被打擾,會寫得更快更專注,爸爸媽媽也可以不用時刻盯著孩子,從而把陪寫作業的時間,變成自己可以安靜閱讀或者做其他小事的時間。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02

多動手,少動嘴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時:嘴巴不閒、全程喊來喊去、罵罵咧咧。

孩子每寫一字,每做一題,家長就開始嘰裡呱啦,叨個沒完:

“這一撇咋就這麼難看?”

“腰挺直……”

“又錯,你怎麼不想好再寫”

孩子稍稍停頓,就河東獅吼:“現在幾點啦,你想拖到什麼時候……”

我們可以想象孩子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他還能靜下心來寫作業嗎?這個時候,家長再怎麼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

建議做法是,我們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多動手,少動嘴。

看見孩子寫錯的時候、不認真的時候,不要張嘴批評他,而是“用手懲罰”他。

孩子作業寫完的時候,我們檢查時不要噼裡啪啦說一堆,直接用鉛筆圈出來,打一個小“x”,然後再把作業還給孩子,讓他自己接著改正。

孩子坐姿不正確,我們直接用手把他的肩膀掰直,然後不鬆手,時間久了,他自己就能夠感到來自肩膀上的壓力,自然也就不會駝背了。

我們只對孩子喊“把背挺直”,但是手上卻沒有一點行動的意思,孩子又怎麼會兒聽我們的呢?越是責罵、數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03

定時訓練,整點結束

當孩子放學時,我們一定和Ta聊幾分鐘,瞭解三個問題:

1. 今天各科作業的量有多少?

2. 作業分為幾個等級?(一等作業是指類似抄寫生詞之類的簡單作業,二等作業是需要思考的作業,三等作業是指背誦單詞、課文等)

3. 今天計劃不同等級的作業需要多長時間完成?

孩子自己說一個時間,比如,今天的作業在十點寫完,那麼十點後,我們就要催促孩子刷牙洗臉睡覺,一分鐘都不能耽誤。

讓孩子明白“約定的時間不能輕易改變”

,當他因為作業沒完成而受到批評後,自己就知道趕緊寫完了。

我們不停地提醒、催促,會讓孩子有一種“反正有的是時間”的錯覺,自然就會拖拖拉拉。

需要提醒爸爸媽媽們的是,和孩子“約定時間”,是用商量的辦法,就是和孩子討論他每天的作業有多少、需要用多長時間、他覺得什麼時間寫可以在正常的洗漱和上床睡覺時間前寫完。

同時也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希望他不要開始得太晚、必須保證不影響準時上床睡覺。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04

孩子求助,快速響應

如果孩子寫作業過程中遇到問題,需要求助於大人,陪在一邊的爸爸媽媽要快速反應,馬上提供幫助,不能說“等會兒”、“我正忙著呢”。

大人這麼說,孩子很可能就會停下來,一直等著大人來輔導或者幫忙,寫作業的時間自然就會延長。

這個“快速響應”的意思是我們要及時回應孩子,而不是馬上替他們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處於低年級,遇見問題,我們可以稍微給些提示,而不是風風火火替孩子完成。

如果孩子處於中年級,遇見問題,我們可以假意幫孩子看一下,然後說自己也不會,讓他自己想。

如果孩子處於高年級,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遇見不會的題要自己解決,如果實在不會就先攢起來,等所有作業全部完成後再看這些難題。

在小學階段,學習習慣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

好習慣就像是我們生命的枝上盛開的一朵美麗的小花,孩子能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呢?當然需要循序漸進地來。

在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可以專心讀自己的書,父母認真讀書的狀態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示範,就已經為孩子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環境了。

長此以往,何愁孩子養不成好的學習習慣?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