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很多車系進入中國之前,都會進行加長卻不加寬?

德系、日系、美系、韓系,這些車系在中國佔據了合資車或進口車的90%以上,很多車系進入國內之前都進行軸距加長,尤其是德系表現最為明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覺得有以下幾點主要原因:

为什么很多车系进入中国之前,都会进行加长却不加宽?

第一,中國家庭人多,我們有14億人口。

第二,一個家庭一般只有一輛車,這臺車要滿足接小孩、上下班、買菜、旅遊、裝東西等等,承載的功能非常多

第三,國人的審美和麵子,大車總比小車有派頭,大車總比小車好看,這是普遍共識。

第四,美系本來就比較寬大,日系善於偷空間,德系如果在進入國內之前不加長,競爭力肯定不行,所以德系在進入國內之前普遍加長。

大概也就是這些原因吧……歡迎留言區補充~

为什么很多车系进入中国之前,都会进行加长却不加宽?

下面來了解下汽車是怎麼加長加寬的:

汽車加長軸距的做法通常是在B柱靠後的位置截斷後整體後移,因為這個位置是改動最小,截斷後最好接上的位置,加長軸距為為影響整車參數,包括前後軸荷,質心位置都會發生變化,對與轉向會影響最小轉彎半徑,如果懸架和專項匹配不協調,需要重新設計轉向拉桿斷開點。當然也會影響前後制動力的分配,需要重新對ABS或者比例閥重新匹配,對於懸架,會影響縱傾剛度和縱傾角。

至於加大輪距,通常的做法是加大輪輞偏置距或者單側懸架整體外移,保持相對硬點不變。

为什么很多车系进入中国之前,都会进行加长却不加宽?

在成熟底盤上可以加長,加寬。加長對操控影響不大,加寬對操控影響很大,需認真校核,一般國內同平臺拓展車也基本是採用加長軸距和輪距來做,具體更改還是要按車型來實際分析。主要看車身寬度和輪距寬度,來決定是否需要以及改變程度,這個不是空談,影響的原因有很多,如輪轂寬度,輪胎寬度,輪轂ET以及車身高度,避震的預壓行程等問題。

通常加寬輪距需要看車型的實際情況和使用的輪胎,輪轂,剎車,避震等具體情況,過度的加寬輪距需要對懸臂,半軸,拉桿等改裝,同時需要對鈑金內襯外延以及整體的輪廓進行重新的設計,這個可不是動或不動那麼簡單的。

为什么很多车系进入中国之前,都会进行加长却不加宽?

而換了寬的輪胎後,輪胎的接地中心與原車不一致了(除非輪轂的ET調整), 那麼汽車懸架的幾何尺寸也就有相應的變化,可能會導致:

  • 輪胎磨損加劇,尤其是轉向時候;

  • 胎噪大了;

  • 油耗高了;

  • 輪胎變寬,與地方接觸面積大了,高速車會穩定一點;

  • 輪轂也大了,輪子轉動慣量大了,加速能力可定不如從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