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郭庄镇聚力打造绿色产城融合样板

近日,“世界无车日·百人绿色骑行”活动在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活动中,主办方率四大骑行方阵环赤山湖骑行,依次穿过湖滨绿道、千亩景观林、湿地长廊、竹林绿道、水上自行车道等经典骑行路线,呼吸着清新自然的空气,欣赏着优美怡丽的自然风光,体验速度与激情的碰撞。

据介绍,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湿地生物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和谐共荣。公园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成了全长15公里的“江南第一环湖绿道”,与旅游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契合全民健身的大众体育理念,长期承办游泳、绿道骑行、毅行和户外露营等体育活动。

近年来,赤山湖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特点,积极开展生态旅游项目。将生态与健康生活理念相结合,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年开展游泳、骑行、登山、毅行、慢行和露营等户外旅游活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郭庄镇深入实践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课题,推动赤山湖湿地保护、修复、科普宣教等工作协调发展。

在完成赤山红砂宕口关闭、化工污染企业关停搬迁等工作的基础上,先后实施系列湿地修复、河道治理、湿地监测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湿地保育区开展内湖退渔还湖工程和白水荡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在生态恢复区开展了外环河清淤工程,上容渎闸、破冈渎闸建设工程以及内湖湖滨带湿地修复工程;在科普宣教区开展了千亩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在合理利用区开展了花兰墩湿地恢复及景观构建工程;在管理服务区创造性地采用环保材料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并完成生态景观停车场打造。加入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为会员单位,在桃红岛上建设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站,在破冈渎闸建立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协同公安、渔政,开展保护区水域围网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湿地公园内的非法围网养殖。利用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开展赤山湖湿地公园监测提升工程项目,采用自动化设备,对园区水质、土壤、大气等指标进行量化监测,为湿地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经过不懈努力,今年2月,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授牌,赤山湖成为镇江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它的创建成功成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也为我市“江苏硅谷、生态农业、全域旅游”增添了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为郭庄镇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近年来,随着郭庄镇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深度融合,这座“湿地+城镇+产业”协调绿色发展的句容南部新城正迅速崛起。郭庄镇以产城融合为路径,加强顶层设计,对郭庄、赤山湖片区进行体制优化调整,促进要素整合,资源融合,放大郭庄、赤山湖片区的区位、生态优势。在湿地公园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郭庄空港智能高端产业,加快建设生态科技市域副中心,打造“湿地+城镇+产业”协调发展的“赤山湖湿地—郭庄空港生态科技新城”。

2017年5月,省发改委正式发文,公布了我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位于郭庄——赤山湖片区的协鑫绿色新能源小镇入选首批名单。该镇将以可持续发展为基调,以智能管理、绿色低碳为主导方向,打造生态与智慧,生态与技术交互融合的低碳节能社区,致力于打造绿色人居典范。

走进协鑫小镇,会客厅以屋顶中心为原点,以6个不规则三角形发射型铺开,构建成一个自遮阳系统,“会客厅的整个屋顶相当于一个114KV的小型发电站,每天可以产生约400kwh的清洁电力供会客厅和周边建筑使用,会客厅屋面光伏系统的应用每年可节约标煤53吨,减排二氧化碳145吨,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协鑫小镇工作人员介绍。

协鑫小镇项目与该镇生态+工业发展理念不谋而合。目前,我国正处于降低碳排放、促进绿色智慧能源发展的重要时期,郭庄镇抢抓创建高新区的契机,凭借优美的湿地生态、良好的项目服务以及优越的区位、政策条件,大力推进园区产业升级转型,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吸引了一批如协鑫句容新能源小镇等高品质项目。

近几年,郭庄镇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于打通新能源产业链关键环节,包含光伏、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推进与协鑫小镇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和纵深发展,积极培育产城融合发展新动能。

周雪菲 张俊 王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