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檢察官推薦:當好公共利益「看護人」

大检察官推荐:当好公共利益“看护人”

大检察官推荐:当好公共利益“看护人”

《檢察日報》今天刊發天津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宮鳴推薦的文章,《當好公共利益“看護人”》。

大检察官推荐:当好公共利益“看护人”大检察官推荐:当好公共利益“看护人”

二級大檢察官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宮鳴

為了進一步發揮檢察公益訴訟作為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看護人”的重要角色,天津市北辰區檢察院按照最高檢部署和天津市檢察院要求,堅持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積極開展公益訴訟工作,充分履行檢察監督職能,體現了檢察機關在公益保護中的新作為、新擔當。

區域聯動,重拳出擊,保障人民群眾

“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以來,北辰區檢察院先後向行政機關制發涉及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的訴前檢察建議10件,督促行政機關對兩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處理,對10餘家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的市場主體立案查處,對兩家食品倉庫進行監督檢查,對600家動物養殖戶和屠宰場進行了排查,對10餘種假藥採取排查和管控措施。

目前,北辰區檢察院辦理的食品藥品安全系列公益訴訟案件涉及市場經營主體、進貨渠道、養殖加工、檢驗檢疫、倉儲運輸、涉案食品藥品排查管控等多個環節,均對行政機關存在的執法盲點問題制發了訴前檢察建議,通過公益訴訟程序督促行政機關繼續履行職責,實現了對食品藥品安全的全過程保障。

為確保公益訴訟監督效果,北辰區檢察院對近期辦理的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刑事案件進行認真排查,對刑事追訴活動仍未能消除的危害公益的隱患依法啟動公益訴訟程序。

01

穆某等3件10人非法銷售含“瘦肉精”的肉品,被依法判處刑罰且三年內禁止從事肉品銷售活動,但其攤位的市場主體資格仍然存在,且有成熟的進貨和銷售渠道,危害肉品安全的隱患問題依然存在。對此,北辰區檢察院民行部門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有關部門存在監管漏洞,隨即向當地市場和質量監管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限期整改。

與此同時,北辰區檢察院及時跟進,共同研判排除經營主體、進貨渠道、檢驗檢疫等環節存在的風險隱患,加大了對涉案屠宰場所在地購進肉品的管控檢驗力度,重點對所售肉品有檢驗檢疫證明但抽檢不合格的問題進行專項檢查,依法吊銷了多名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消除了危害肉品安全的隱患。

02

在對王某等60餘人製售假藥案件進行查處的過程中,北辰區檢察院發現涉案假藥均是通過快遞方式銷售至全國多地,快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在攬件收寄過程中未遵守物品查驗和身份核實的規範,為犯罪分子製售假藥提供了可乘之機。對此,該院向郵政快遞主管部門制發了訴前檢察建議,要求其對快遞領域收集藥品活動進行整改。

03

外來務工人員為城市建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北辰區檢察院重視辦理拖欠外來務工人員工資類案件,針對外來務工人員訴訟能力欠缺的特點,立足檢察職能,積極幫其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為外來務工人員討薪討債提供支持。

2018年春節前,北辰區檢察院受理一起涉及25名農民工討薪案件,在幫助農民工完善訴訟材料的同時,多次走訪法院進行立案溝通,幫助農民工設置綠色通道,大大減輕了涉訴務工人員的訴累。在農曆臘月二十八這天,這些務工人員拿到了勝訴判決。現在,所有欠款已執行到位。為構建長效機制,北辰區檢察院已經就外來務工人員權益保護工作與法院、勞動監察、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法律援助等單位部門建立了聯繫制度,並與北辰區承辦這類案件的公益律師進行對接,主動將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討薪討債糾紛案件導入民事行政檢察監督程序。

大检察官推荐:当好公共利益“看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