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農機換人」催生職業農人

懷化新聞網訊 隨著首箇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到來,靖州苗侗農人迎來了醉人的日子。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湖南糧食生產先進縣的靖州湧現了一批“能種田、會開機、懂經營”的職業農人,他們以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載體,在惠農政策幫扶下,通過自身努力,實現戶均收入超過10萬元。正是這些勤勞的職業農人成為靖州破解“三農”難題,搶佔農業“風口”的生力軍,激活了農村發展新動能,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截至目前,靖州湧現出種糧大戶 300 多戶,組建家庭農場 123家,流轉耕地面積5.24萬畝,戶均面積超過100畝。

“以前種田上了10畝,就覺得很累,現在實現機械化‘一條龍’耕種,我流轉260畝都能輕輕鬆鬆地完成。”渠陽鎮沙堆村種糧大戶尹加榮說。

52歲的尹加榮從2006年開始承包耕地種植水稻,十多年的耕耘, “尹大戶”的綽號成為他最貼切的稱呼。他今年種了260畝地,培育了24畝桂花苗。年收入實現12萬元。今年他購置了收割機,除了自家種地,還能為周邊農戶服務,增加收入。

為推進“農機換人”,實現農業生產“減人、增產、增效”的目標。靖州加大對符合條件的職業農人農機購置補貼力度。同時引導職業農人農機裝備結構向“大、優、特、新”方面轉變。目前,全縣農機裝備總動力26.2萬千瓦、6.39萬臺套,耕種收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達 75%以上。職業農人實現了機農一體化,服務面積超過 20 萬畝,服務覆蓋率90%以上。(梁華 蔡倩 唐濤 通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