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梅事”引爆梅鄉經濟

靖州:“梅事”引爆梅乡经济

楊梅節正式啟動。

靖州:“梅事”引爆梅乡经济

梅農代表吳長春分享“甜蜜事業”。

梅農造梅景,梅客享梅情。開幕式現場,一系列亮點“梅事”嗨翻全場,喜了梅農,樂了梅客,更引爆了梅鄉經濟。

“梅客”為“梅事”添彩

茶果飄香,歌聲縈繞,舞姿飛揚,別具一格的“苗侗風情”展示拉開了靖州楊梅節文藝表演序幕。現場,《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季軍、人氣爆棚的“詩詞少女”韓墨言以“梅”為關鍵字和湖南交通頻道麻辣主播林可現場演繹“超級飛花令”,令人叫絕的同時也充分感受到靖州的詩情畫意;陪伴一代湖南人的電視劇《一家老小向前衝》中“嚴嗲”的扮演者王永光和湖南交通頻道“辣椒家族”上演妙趣橫生的《一家老鄉吃楊梅》小品;此外,湖南人民廣播電臺老中青三代主播經典誦讀《詠靖州楊梅》更是讓觀眾的耳朵與楊梅走了一場風花雪月,將整臺表演推上了高潮。

靖州:“梅事”引爆梅乡经济

苗侗風情文藝表演。

臺上,演出嘉賓們用充滿濃郁鄉味的節目,表達著靖州人民的熱情與好客;臺下,梅農與遊客們邊欣賞歌舞表演,邊分享豐收的喜悅,不時響起掌聲陣陣。

“梅事”助梅農增收

目前,靖州楊梅種植面積達10萬畝,產值達10億元,帶動了1.2萬餘戶、4.3萬餘人從事楊梅及相關產業,已幫助貧困戶3327戶1.5萬人脫貧增收,人均增收3600元以上。

靖州:“梅事”引爆梅乡经济

歌伴舞:《楊梅紅了》。

“梅商”讓楊梅一步到“胃”

隨著楊梅在電商平臺日漸火爆,楊梅的產地是否正宗逐漸成了消費者關心的問題,作為行業領先的生鮮寄遞服務公司,順豐聯合楊梅原產地靖州,上線食品溯源平臺,通過科技化實現自動化採集、整合追溯環節生產信息,建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客戶可通過包裝箱上的溯源碼瞭解楊梅的重量、產地、出庫時間等信息,確保產地正宗。在源頭保真的同時,真正做到“從枝頭到舌尖”的新鮮傳遞,為美味保鮮。

近年來,靖州縣委縣政府與順豐速運積極合作,在保證優質的農產品物流寄遞服務的同時,積極參與扶農助農工作,通過“互聯網+”、冷鏈物流、社村幫扶結對等新型方式,構建通達全國的農產品產地直銷和網上銷售的營銷網絡,致力於讓農產品全產業發展鏈條上的梅農、電商平臺及消費者共同受益。

靖州:“梅事”引爆梅乡经济

遊客體驗採摘楊梅。

新“梅”科技為“梅味”保駕護航

目前,靖州縣楊梅種植面積達10萬畝,年產鮮果6萬噸。但是,楊梅冷藏保鮮時間不長,一遇上災害性天氣就會給梅農造成巨大的損失,如何保障“梅味”成為梅農與梅商們最關心的話題。

本屆楊梅節期間,佳惠集團行政總監姚菲也為梅鄉帶來福音,佳惠首推的幹霧控溼保鮮技術,可將楊梅保鮮的時間由原來的 30 小時延長到 30 天,有效解決楊梅保鮮難題。姚菲表示,希望通過靖州楊梅的試用,在整個懷化進行推廣,讓更多優質的農產品運出大山,走出國門。

幹霧控溫保鮮新技術,可針對不同果蔬,設定適宜的貯藏溫溼度,輸入程序後傳感器將監控的信息反饋給控制器,系統將按設定的溫溼度控制製冷和噴霧設施,營造出適宜果蔬保鮮的小氣候,克服了果蔬冷藏物流中失水的技術瓶頸,延長了果蔬保鮮期。

該技術在靖州的推廣應用有利於預防災害性天氣對基地楊梅的破壞,有利於擴大楊梅銷售的半徑,能夠將楊梅保鮮的時間由原來的30 小時延長到 30 天,有效解決楊梅保鮮難的問題,實現從枝頭到國內外市場的一條龍物流。

據靖州縣楊梅節會辦預計,本次楊梅節期間來靖州品梅、觀光旅遊遊客將突破100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