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名城?章丘的轉型之路還有多遠

2018什麼產業最火,房地產?不,有樣東西比他火十倍!那就是各地為樹立自身形象、傳播當地文化,創造自身獨特IP而

爭先打造的“文旅名城”。

根據2017年報告統計來看:全國旅遊投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並且全年旅遊投資超過1.5萬億。根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有旅遊投資基金超過100家,總體規模達接近10000億元。

今年三月份國務院進行機構改革,原來的國家旅遊局和文化部合併組建新的文化和旅遊部,而這一舉措必將推動文化和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以及發展,文化和旅遊結合的開發模式將逐漸成為開發景區的新標配。

文旅名城?章丘的轉型之路還有多遠


文旅名城?章丘的轉型之路還有多遠


為什麼文旅產業會得到如此高的重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各地方都有著自身獨一無二的文化歷史,而在今天,如何讓厚重的歷史鮮活起來,如何將自己的特色文化傳播出去,如何讓這座城市閃耀出新時代的光芒,成為了每個地方的重要議題。文化,只有活在百姓手中,才有生命力。

章丘同樣也不例外。自從撤市設區後,章丘便開啟了融入現代泉城的新時代。將“文旅名城”的名片傳遍整個齊魯大地成為了章丘新的發展目標。一口氣簽約11個項目,1900億的總投資額可謂大手筆,明水古城、華僑城、山能智城、齊魯航空城、綠地藍海智慧小鎮等等等等,這一個個項目拉開了章丘打造文旅名城的帷幕,同時也為章丘賺得了一輪又一輪的關注,讓章丘一次又一次的成為了社會焦點。

然而,在如此大的動作背後,章丘這座擁有數千年文化底蘊的歷史名城能否承擔的起這一個個影響全國文旅圈的爆點?

文旅名城?章丘的轉型之路還有多遠


我們首先要著眼於整個旅遊發展的過程。旅遊發展已由從前對於旅遊資源競爭逐漸轉變到了現在對於旅遊品牌的競爭。樹立自己獨有的IP,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獨具當地文化特色的旅遊品牌成為了構建“文旅名城”的重中之重。

2018年,章丘傾力打造明水古城與華僑城項目,這兩個項目“一東一西、一泉一河、一古一新、一靜一動”彼此呼應,著眼長遠,佈局全面,構思巧妙,題材新穎,完全構建起了章丘旅遊發展的大框架,使得章丘在與其他各城市的文旅發展競爭中,佔盡先機。

文旅名城?章丘的轉型之路還有多遠


第二,在目前的旅遊市場中,越來越多的新興旅遊產品橫空出世,其不光是在性能、外觀上互相模仿,營銷手段更是雷同,缺乏獨特性,這不僅讓本地的居民沒有歸屬感,更無法觸及外來遊客的情懷,

這些嚴重同質化的旅遊產品顯然無法得到遊客的認同。

據統計,全國20000多家景區中,即便在A級景區8000多家中,90%以上的“同質化”旅遊產品嚴重供過於求,處於運營困境甚至嚴重虧損狀態。那麼,章丘要想發展成為一座舉世矚目的文旅名城,夠不夠獨特,有沒有資格?

章丘作為一座擁有數千年文化底蘊的歷史古鎮,以天下泉城著稱。泉水是章丘的特色,是章丘的根基,是章丘通向世界的名片。在“江南垂楊柳,水鄉遍地有”的今天,以泉代水,將當地生態特色融入文旅發展之中,實現文旅產業佈局與當地特色的無縫對接,為古城項目的發展史帶來巨大變革。毫無疑問,章丘將在中國文旅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一座即將興起的文旅名城,差異化是最值得關注的要素。差異化是旅遊發展的核心,是讓遊客產生新奇感、愉悅感的源泉,更是打造文旅名城的出發點。什麼最容易引起差異化?

是文化,是歷史,是故事,是傳說,是地方特色。這些章丘統統不缺!章丘有的是千年古村,名相巨賈同樣一個不少,文化遺產更是耀目生輝,這也讓人不禁驚訝,很難再找到如此一個集齊各種要素於一身而又充分滿足文旅名城發展要求的城市。

文旅名城?章丘的轉型之路還有多遠


最後,我們放眼於章丘文旅項目的發展前景。文化與旅遊相結合是各地競相追逐的熱點,是旅遊發展史上不可逆的大趨勢。但這兩者相結合對於當地的品牌傳播有沒有意義,卻是需要慎重考量。

拿烏鎮來說,2013年,第一屆烏鎮戲劇節在烏鎮西柵景區舉辦,烏鎮作為“中國的阿維尼翁”聲名鵲起。120 組藝術團隊,580 場古鎮嘉年華,17580名入場觀眾,183000 名遊客及當地居民參與,139 家媒體聚焦,中外的 200 多名藝術家、專家和明星蒞臨。讓烏鎮戲劇節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戲劇品牌活動,也成為烏鎮不可複製的文化標籤。

如今,標籤即品牌,人人都希望獲得自己的專屬標籤,城市也不例外。以文化輔助旅遊,靠文化烘托氣氛,使文化呼應品牌,用文化觸動情懷。章丘要做的,則是讓所有可調動的一切緊緊圍繞章丘的泉城命脈,讓人沉浸在這座泉鄉古韻的歷史名城當中不能自拔。

文旅名城?章丘的轉型之路還有多遠


正所謂“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章丘如今正在闊步前進,必將書寫旅遊發展史的新篇章。迎接一座這樣的文旅名城,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