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來說一說學生家長羣,有沒有變了味

也來說一說學生家長群,有沒有變了味

一晃學生開學已有快兩週的時間了,在班主任老師的組織下,家長群很快建好了,應該說,有了這樣一個群,確實方便了很多,加強家校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知曉孩子在家裡的表現,以及其他同學的情況,都能通過這個群來實現。

現在真的是方便了,記得我們家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根本沒有這些,剛開始,孩子不認字,每天老師佈置作業,都需要家長去學校的黑板上去抄下來才行,直到孩子慢慢地學會了拼音,學會了字,才不用去抄,哪像現在,在家長群裡發一下即可。

也來說一說學生家長群,有沒有變了味

這個家長群好倒是好,可是,沒多久,很多家長就發現問題來了,每天群裡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各種各樣的都有,總結一下,大概有這樣幾類(基本上在所有的家長群裡都有):

馬屁精:每天早上都要在群裡說,老師,您辛苦了,每天這麼辛勤付出,真心不容易,我要代表家長向您道一聲:辛苦了!(誰給你的權利,你只能代表你自己),聽聽都肉麻。

炫耀的:動不動就拍一張孩子坐在瑪莎拉蒂車上的圖片,生怕別人不認識,特意露出方向盤上的車標,不就是有輛好車麼,有啥了不起的。

也來說一說學生家長群,有沒有變了味

攀比的:曬自己的孩子報了這個輔導班,參加了那個興趣班,按照“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理論,大家都不甘示弱,情願自己節衣縮食,也不能讓孩子落後於別人(據統計,當前孩子報輔導班的費用已經躍升為家庭的第一大開支了,想想都可怕)。

吐槽的:孩子回來說什麼,也沒有核實,就立馬在群裡傳播,什麼誰誰誰被老師罰了,誰誰誰被別人欺負了,還有說,今天的伙食怎麼怎麼差,一石激起千層浪,群裡立即炸開了鍋……

做隱形廣告的:有的家長不管別的事,倒是挺會利用這個平臺的,神秘兮兮地一個個加為自己的好友,然後拉關係,說自己能夠搞到低價的護膚品、營養品,再然後,人家礙於情面,只好拿上一兩套。

也來說一說學生家長群,有沒有變了味

還有做情報工作的:有的家長為了獲知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他們知道從孩子嘴裡問出來的不一定都是真實的),就通過別的家長,從別的孩子嘴裡瞭解自己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這項內容,是很多家長相互熟悉的目的,也是他們聊天的主要內容。

當然了,也有的家長頭腦很靈活,他們通過孩子,知道他們同學家長的職業、職位,然後很好地利用,不得不佩服這些人無孔不入的鑽研精神。

說來說去,我覺得,一個正確的、積極的家長群應該是充滿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讓家長能夠放心,知道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讓老師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多方共同努力,一起為了孩子的進步,共同發力,那些變了味的家長群內容,不看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