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联合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对社区吸毒康复人员开展心理団辅活动

大家好,这里是成都市武侯区第二人民医院官方头条号。我们是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自愿戒毒医疗机构,26年来,我们的戒毒专家积累和总结的“多重戒断平衡疗法”已经为许许多多的吸毒患者和吸毒家庭带去了新的希望和新的生活。

10月16日清晨,成都的天从小雨中清醒过来,温柔的秋风带着我们赤城的心前往成都龙泉驿区的十陵街道办事处。事先有约,我们今天要在那里举行一场小型的心理团体治疗活动。

我院联合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对社区吸毒康复人员开展心理団辅活动

活动举办地

对于武侯区第二人民医院来说,这是一次探索,也是一次深入。对于十陵街道的戒毒工作人员来说,是一次创新、更是一次突破。

我院联合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对社区吸毒康复人员开展心理団辅活动

心理医生宋芬在为活动场地做最后调整

从强制戒毒转入社区戒毒,再到社区康复,漫长的时间里,社区戒毒工作人员所面临的工作不仅仅是定期为康复人员尿检,他们还要为他们的家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实质性解决,还有康复人员的工作就业等都要了如指掌,但是对于正在进行康复的人员来说,最少两年的社区康复生活无疑是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他们有可能一直找不到工作,有可能游走在复吸的边缘或已经复吸,也有可能走上了另一条我们都不知道的道路。

我院联合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对社区吸毒康复人员开展心理団辅活动

分享即将开始

通过社区戒毒工作人员前期的艰难排查,约定今天举行一场心理团体治疗活动。今天到场的康复人员总共十名,年龄从23岁到49岁,其中七名为冰毒受害者,两名海洛因受害者,一名K粉受害者。

整个活动过程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一开始,武侯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临床心理医生宋芬宋老师让各个参加人员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但是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显得有些拘束和抵触,都不愿意打开心扉。经过心理老师的铺垫,加上我们的活动是在一个私密的房间里进行的,后来一个23岁的小伙子率先打开了话匣,开始慢慢讲述自己的经历。

有了良好的开头,时间就过得相对会快一些。大家于是敞开心扉,在有所引导的前提下,畅所欲言,将一些不敢对家人讲的,不敢对朋友说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分享出来,让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能够让彼此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因为这样一个环境中,大家的身份都是一致的,没有谁看不起谁,完全看不到社会上的人们对他们的歧视甚至鄙视。因此能够更加的放松和信任。

看清了,也就看轻了。康复人员通过这样的活动,感受到社会并没有放弃他们,家人并没有放弃他们,医疗工作人员更没有放弃他们,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正视自己的处境,正确看待自己面临的周遭。只有在一个没有歧视和异样眼光的环境中,才能做回真实的自己,找到真正的自我。

我院联合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对社区吸毒康复人员开展心理団辅活动

分享中

活动的目的其实只有两个,一个就是通过心理医生的介入,真正实现康复人员能够认识自己;另外就是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关爱并不是来自于家人和朋友,而是来自社会上和自己无关的工作人员。

对于这次探索,我们的初衷是建立一个新平台,让吸毒人员找到可以彼此支持和共勉的新伙伴,让他们能够建立对未来的希望,让他们能更快的走出去,走进自己的生活,走上工作岗位。

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是非常棒的。参与人员从一开始的拘谨甚至自卑到后来的热络畅谈。原本计划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左右,而由于场面难以中断,必须延长时间才能更加有效的让参与人员有公平的分享机会,于是一直持续到中午十二点才结束。还有一个现象是有一名活动开始五分钟才到的,他是开着出租车来的,后来结束的时候,还载了一位同伴离开。我后来从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他们原本并不认识,是因为这次团体辅导才结识的。这样短暂的两个小时,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难道不是一种成功吗?

我院联合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对社区吸毒康复人员开展心理団辅活动

活动结束后宋老师与工作人员交流

活动结束后,戒毒工作人员与我们交流,他们愿意将这种尝试继续发扬,在下个月再举行一次,另外也商定了用走进家庭的心理访谈形式对个别家庭做深入的治疗,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走向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