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第一階段農村公路養護初見成效

本報訊 (記者 董仕坤)10月8日,記者從貴安新區公路管理局獲悉,新區農村公路第一階段養護共恢復油路面層8917.3平方米,恢復砂石路面4808.6平方米,混凝土路面143.9平方米,恢復路面遍佈新區各鄉鎮,第一階段農村公路養護初見成效。

據悉,新區農村公路第一階段養護從今年4月初開始到9月底,歷時半年。第一階段養護“戰役”打響以來,公路管理局結合新區農村公路點多、面廣、分佈散、路面狀況不一的實際情況,以資金利用效率最大化、縣鄉道公路養護效果最優化為出發點,轉變和調整農村公路養護運行機制,按照統一模式、統一安排、統一單價的原則,突出縣鄉公路重點養,村組公路常規養,對新區農村公路進行區別化、社會化、專業化養護。

今年7月中旬,公路管理局與經發局簽訂2018年《貴州貴安新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委託協議》,根據該協議,公路管理局將對受委託管養的新區農村公路512.303公里(2016年年終路網統計公路里程)開展小修保養、水毀修復、日常保潔、路政管理等工作。

“路面養護需‘對症下藥’,從處理‘路面病害’入手。”公路管理局養護工程科工作人員梁帆說,新區加強公路日常養護,堅持規範化、標準化、科學化養護原則,對油路、混凝土“路面病害”,隨時發現,隨時修補;堅持小坑大補,淺坑深補,圓坑方補的辦法,注重處治效果;對坑槽嚴重路段,先補強,後補坑,再罩面;對砂石路,在備足備好養護材料的前提下,抓住雨後有利時機,集中力量,填補坑槽,鋪撒磨耗層。

據瞭解,為了鞏固農村公路建設成果,充分發揮其整體功能,服務好新區建設,7月份以來,公路管理局開始對新區農村公路,路容路貌開展大力整治,提出創造“暢、潔、綠、美”的公路交通環境目標,共清理塌方151.62立方米,清除路肩雜草138.6公里,恢復水毀擋牆766.79立方米,清除路面障礙堆積物83.4立方米。通過整治後,新區農村公路達到了路面平整路況好,路肩整潔路容美,路基穩定邊溝暢,綠化整齊環境好的效果,改變了“髒、亂、差、堆、佔”的局面。

據介紹,農村公路建設是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結構調整、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基礎條件,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是促進農村公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對全面提升新區農村公路管理水平,提高農村公路路況質量和路網服務功能,服務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