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迎來全面牛市了嗎?

債市迎來全面牛市了嗎?

事件

春節後債券市場情緒回暖,引發市場關注。

點評

本輪債市回暖最核心因素在於流動性相對寬鬆。自春節以來,債券市場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暖。短端國債下行9個BP,長端國債下行5個BP,同時活躍券方面,國開215春節後也累積下行11個BP,一時間債市情緒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好轉。本輪債市的回暖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近期流動性邊際改善。春節期間央行臨時準備金安排釋放上萬億流動性,保證了春節期間的流動性平穩,同時在節後央行繼續保持相對寬鬆,至今在公開市場已經累計淨投放4800億元。流動性的相對寬鬆直接打開了債券市場利率下行的空間。

實體經濟面臨一定壓力但仍將保持韌性。在流動性相對寬鬆的同時,近期實體經濟出現一些需求走弱的跡象也為債市回暖提供了必要的情緒支撐。但是,從近期我們微觀調研的情況來看,鋼材訂單和銷售情況仍大致維持去年的節奏,仍能提前一個月排滿下期,顯示下游需求尚未出現明顯的轉折,同時統計數據也顯示挖機繼續保持14%以上的增速,整體看實體經濟似乎並未出現嚴重減速,我們目前仍然傾向於維持實體經濟繼續保持韌性的判斷。當然,這些因素還需要在3月15號北方採暖季徹底結束、各工地完全開工後方能得到最終的驗證和確認。

三月份債市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當前仍需保持謹慎。海外方面看,美國通脹率持續走高,美聯儲新任主席鮑威爾國會聽證會講話基調偏鷹,美國方面三月份加息幾成定局,則央行很可能仍按照此前經驗在公開市場上追隨加息,或將造成流動性的相對收緊。國內方面看,臨時準備金安排已經逐步到期退出,也將繼續影響市場流動性情況。實體方面,三月份經濟數據將陸續公佈,1-2月份數據真空期導致此前難以被強力證實或證偽,而這些邏輯都將在這一階段逐步得到驗證,由此形成的預期差也可能對債市情緒產生影響。此外,金融監管落地、季末MPA考核等一系列因素也均可能對流動性形成衝擊。總而言之,三月份特別是兩會之後貨幣市場層面面臨著較多不確定因素,市場預期較為謹慎,本輪債市回暖的可持續性仍需要進一步觀察。

風險提示:民間投資增速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低於預期;主要工業原料價格超預期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