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长宁这几位老师被评为上海“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是你的恩师吗?

喜讯!长宁这几位老师被评为上海“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是你的恩师吗?

喜讯!市教委、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每两年开展一次的上海市 “十佳”“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今年评出10人为上海市 “十佳”班主任称号,103人为上海市优秀班主任称号。长宁共有1人获得上海市 “十佳”班主任称号,2人获得上海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快来看看有你的恩师吗?

喜讯!长宁这几位老师被评为上海“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是你的恩师吗?

今年,愚园路第一小学顾勤获得上海市 “十佳”班主任称号,娄山中学张骞予西延安中学葛蓓菁获得上海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喜讯!长宁这几位老师被评为上海“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是你的恩师吗?

上海市“十佳”班主任

喜讯!长宁这几位老师被评为上海“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是你的恩师吗?

愚园路第一小学

顾勤

喜讯!长宁这几位老师被评为上海“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是你的恩师吗?

慢慢等待,漫衍携手,“老师妈妈”拥有 “教育魔法”

从 “老师姐姐”到 “老师妈妈”,她走过了漫长而平凡的二十多年教学生涯,教育过200多名毕业生,她就是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小学的顾勤。27年来,顾勤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拥有了自己的教育魔法——“man” (慢、漫),即尊重差异、创造充满悦纳、关怀与支持的集体;慢慢等待,让每个孩子都成长为 “特长生”;漫衍携手,团结整合各方力量,协力打造充满梦想的班集体。

顾勤认为,作为教师,必须 “授人以渔”,即引导学生学会 “教”自己。于是顾勤在班内开展了学生们互赏互助的 “大眼睛看同学”活动,引导小朋友发现自己的好;在学科间,她请老师们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成效做评价,发现各方面的佼佼者或具有潜力的学生;家庭中,她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特点进行适当定位……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做 “小老师”,自觉成长。

在顾勤的班里,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发展 “特长”。脾气比较急躁的同学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磨练性格,成为人人称赞的 “小老师”;爱掉眼泪的同学,在游泳训练中找到了自信,逐渐坚强起来,能笑对生活与学习的困难;喜欢问 “为什么”的同学,从身边小事开始观察、研究,小课题登上了创新大舞台;对数学执着迷恋的同学,充分享受了定制课程,自行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27年来,顾勤形成了独特而又成熟的教育理念,她一直把 “man”字诀念在口中,记在心中,行在日常。在“man”中成就学生的成长,在 “man”中拓展自己的教育智慧,在 “man”中互相滋养,共同成长。

上海市优秀班主任

娄山中学

张骞予

喜讯!长宁这几位老师被评为上海“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是你的恩师吗?

激发学生自省力、培养学生自律性、催生学生作为班级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张骞予老师从教十多年,她在教学一线一直担任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她是一位勤学善思、勇于创新、充满教育智慧的老师。在张老师的案头,一直放着国内外优秀教师的教育随笔作为案头书。每当在工作中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者遇到什么棘手问题时,她总爱翻翻书,找找灵感,再思索创新,将理论和方法技巧融入到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去。渐渐地,张老师也形成了自己的带班特色,有了自己的带班信条——激发学生自省力、培养学生自律性、催生学生作为班级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她是一位重视榜样示范力量、精心培养班干部队伍的老师。张老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班集体管理制度。每学期之初,班干部都会在张老师的指导或协助下拟定本学期的工作方案,每月都会有班委内部的民主评议会,学期末班干部还会在全班进行简要的述职报告。在常规的工作中,每个班委都能够很快的明确自身的自认和分工,并且尽量实现相互间的工作配合。而遇到突发性事件时,班委也能最先站出来配合老师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

她是一位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以心育人、以情感人的老师。她关爱每一名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步成长,积极思考有效的带班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工作,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教材在变,中考在变,整个的教学理念在变。时代在变,孩子的思想观念也在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还将一如既往地尽可能多学习,多吸收,多思考,多实践,完善自我,与时俱进。 这,就是张骞予老师,一名优秀的年青班主任,为我们所诠释的“园丁”的真意。

西延安中学

葛蓓菁

喜讯!长宁这几位老师被评为上海“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是你的恩师吗?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葛蓓菁老师2006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在学校工作近十二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年,任教英语学科。葛老师关心班级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的良师和益友,彼此感情深厚。“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朴实而充满力量的这句话是葛老师的座右铭,激励着她努力在教师的职业道路上勇敢地前行。

葛老师认为只有关注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才能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生命、价值、美的感知和理解,需要充满感情地体验和领悟,然后才能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

葛老师平时很注意利用各种机会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从老师对班级事务的处理态度和方法,到每一次的班会课、晨会课和午会,努力做到是有目的和选择地创设适合学生当前实际心理状态的和谐氛围,来激发学生对话的意愿,享受表达和聆听的喜悦,以达到师生心灵的交融。对于班级里的“特殊孩子”,葛老师会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性格特长等,发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借助班级这个平台,协同其他任课老师和班级同学共同为这样的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葛老师也非常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通过对学生各种细致入微的要求和一步步的悉心指导,最终在学生身上把一种精神传承和延续下去,增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诚信、尽心、笃行、创新、温馨和睦、欣欣向荣”这十六个字指引着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引领着班级在发展进程中,一步一步地向前进。

同样作为母亲,葛老师能够深切体会班级孩子们的父母殷殷期盼孩子们快乐成长的那份心情。也更加能够感受到学生们的父母们将掌上明珠交付给学校和老师的那份信任和期待,班主任老师的责任重大。教书育人,容不得半点马虎。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于教师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只有不断锤炼自我,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