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1年,公司業績上1000萬,只因會合理授權給了她

我有一個朋友,大學畢業工作了3個月就開始自己創業,做的內容很簡單,並不是我們想不到的什麼高大上的高科技:女性用品經銷,昨天他告訴我,2017年的總產值已經超過了1000萬,我問他如何在短短的2年從成立團隊到年產值過千萬,她的回答卻很簡單:合理的授權!

創業1年,公司業績上1000萬,只因會合理授權給了她

其實這個問題在很多初創企業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授權過小,阻礙發展;授權過大,員工沒幹勁。因此,我們今天從授權的原則上來做簡單的分析:

原則問題

1、重要性原則

在一些中小企業,我們都會發現有一個人好像整天都無所事事但其職位很高:副總,總經理主管了下邊所有的事兒,下級也什麼事兒都直接向總經理彙報,久而久之,副總名存實亡,每天都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玩兒手機電腦。這就是典型的授權重要性問題,授予下級的權限,一定一定要是層次中比較重要的權限。如果下級發現這個權限僅僅是能處理無關緊要的小事兒,必然失去工作的積極性。

2、明確原則

授權時,一定要向下級明確所授事項的責任、目標、權利範圍,讓他們明確自己的資源管理使用權和應該承擔的結果,使其在授權範圍內擁有最大的自主權,否則,被授權者會感到無所適從,勢必貽誤工作。有些公司的經理主管好像什麼都在管,卻又什麼責任都不承擔,其實這不僅僅是其本身的問題,上級授權者也存在相應的責任:授權不明確!

3、權責對等原則

權利與責任是一對連體嬰兒,離開了誰都會寸步難行,授權的同時必須落實責任與權利的對應關係,一方過大過小都會造成整個工作的不協調甚至難以進行。比如很多公司的主管人員一方面告訴銷售人員“價格可以在5萬-6萬的範圍波動”,但每當銷售以5萬的價格成交後,主管又會說“為什麼你老是以5萬的低價出售”,這樣就會造成業務人員對工作失去積極性,這就是授權權責不對等的問題,既然主管已經授權銷售區間,就不應該去責問銷售人員的處理方式和結果。

4、適度原則

授權的程度是評價授權效果的重要因素,授權過小,會造成領導工作太多,下屬積極性受到挫傷且能力發揮收到限制;授權過大,可能會造成工作雜亂無章,甚至失控。因此,授權需要做到下屬剛好完成任務又不會感覺無權的程度是授權最適度的時候。很多“甩手老闆”在面臨公司失控時,把所有責任推給主事人員,這便是典型的授權不適度,那苦果當然還得自己品嚐。

這一點在我們的軍隊表現的最為淋漓盡致,下屬人員永遠都只會聽從自己的垂直領導者,同時上級人員也永遠只會對直屬下級發出命令。然而在我們的企業截然不同,我們很多Boss在看不慣下屬的某些行為或工作時,都會忍不住說上幾句,看似一個很簡單的舉動,卻會造成中層人員的尷尬,一線人員的無所是從。因此,企業的管理決不可越級授權,一旦越級就等於否定了中層管理者的作用,很快就會造成公司管理的混亂和執行力的減弱。

創業1年,公司業績上1000萬,只因會合理授權給了她

想要了解更多詳細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的節目!如果您有不同的觀點、建議、意見,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