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被「割韭菜」?你得學會亡羊補牢

在股市虧錢的人群中,

新股民一直是主力,

往往是一輪牛市下來,套住一批新股民。

不單是股市,其他的金融產品也一樣。

新手就象一茬又一茬的被割的“韭菜”。

如何不被“割韭菜”?你得學會亡羊補牢

好悲催啊!

難道新手都擺脫不了被“收割”的命運?

小通從“據說在比特幣上賺了很多錢”的

李笑來《韭菜的自我修養》一書中

摘錄了一些內容,

希望對大家有啟發:

“韭菜”的宿命從那一刻開始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

絕大多數情況下

只不過源自一個相同的原因:

他們一進場就開始“買買買”!

2011年3月初,我在twitter上

第一次見到Bitcoin(比特幣)這個詞之後,

幾乎天天被它嚇到。

第一次看新聞標題的時候,

說它在二月份剛剛超過了1美元!

結果才幾天啊,就已經一塊五了…

等我四月底把賬號弄好開始動手的時候,

已經4塊多了…

然後開始買買買,

等我買完第一批2100個的時候,

均價竟然是6美元…

還在漲!

然後,到了六月初,

最高漲到32美元!

這才捂到手裡多久啊!

才一個月多一點,收益竟然比5倍還多!

就這樣,

我成了一棵人們口中常常提到的“韭菜”

為什麼呢?

因為接下來的時間裡,

二十多個月之後,

那些“高位接盤”的“韭菜們”,包括我,

才“解套”……

中間那麼長的時間裡,一路陰跌,

比特幣價格最低甚至跌破了1美元,

對於那些最高價買入比特幣的“韭菜們”來說,

資產一度縮水97%!

我是個散戶,

我一進場就買買買,

而後我的資產一直在縮水,

我就是一根“韭菜”。

交易市場裡有很多特別氣人的定律,比如:

一旦你需要用錢的時候,市場就會大跌!

如何不被“割韭菜”?你得學會亡羊補牢

看起來沒有邏輯支持,

所以你可以暫時不信,

但你一定會體會到這個定律的魔力。

對所有新手來說,

這個定律幾乎永恆不變:

你一買,它就開始跌;

你一賣,它就開始漲…

簡直氣死人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弔詭的情況呢?

因為每一次行情結束的根本原因

是“入場資金枯竭”。

換言之,

當連街邊賣茶葉蛋的大媽

都在討論股票的時候,

那麼股市的“入場資金”已經到了枯竭邊緣…

你想啊,

連你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都知道了,

要衝進來賺錢的時候,

那交易市場的行情是不是到頭了?

所以,對於新手來說,

有兩句話很重要,

第一句是永遠正確的陳述,

第二句是所有老手希望自己當年被人提點過的建議:

當你都開始要進場的時候,牛市就要結束了;

你就應該幹看著,啥都不買…

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罵孃的時候,

再開始買買買!

其實,一上來就錯了,

並不是很罕見的事情,

恰恰相反,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如何不被“割韭菜”?你得學會亡羊補牢

亡羊補牢的“韭菜”才有前途

然而,

多數人都沒有遇見一個人告訴他這兩句話。

於是,

興奮沒多久就發現自己

進入了好像是永遠難以逆轉的窘境。

交易,

本來是人類社會中最本質、最普遍的行為。

可惜,也不知道為什麼,

幾乎全球所有的普及教育、

高等教育都默認它不是一門必修課程——

於是,一代又一代的人,

命中註定一樣,前仆後繼地“亡羊補牢”。

可惜,很多“韭菜”只有一隻羊,

所以,他們的羊死了就死了,

“補牢”這事兒對他們來說

是完全不存在的機會。

於是,你跟我一樣,

一進場就犯了個大錯,

不知道牛市即將結束,激動地“買買買”,

全然不顧那是被牛市打了催肥激素的價格,

看著眼前的“利潤”甚至覺得自己的智商都在飛漲…

然後,然後就被“套牢”了…

如何不被“割韭菜”?你得學會亡羊補牢

怎麼辦?

環顧一下四周,你就明白了。

還有個比“一進場就買買買”

更可怕的錯誤——

一進場就把自己的錢花光了!

當然,還有更可怕的,

就是“一進場就連借來的錢都花光了”!

人越窮,賺錢的慾望就越強烈,

所以常常不惜鋌而走險。

很多新手就這樣給自己挖好了陷阱,

栓好了上吊繩,

他們不僅把自己僅有的一點錢

在交易市場裡花光,

還要“加上槓杆”,借錢投資…

結果呢?很慘。

如果你運氣好,

那你會像我一樣有翻身機會:

雖然被套住了,但依然有錢可以慢慢花,

於是,在其後漫長的熊市裡,

依然有機會低成本建倉。

如何不被“割韭菜”?你得學會亡羊補牢

所以,“亡羊補牢”是有前提的:

你有的不僅僅是亡掉的那一隻羊;

除了它之外你最好還有很多隻羊;

因為你有很多隻羊,

所以你過去就建過“羊牢”;

所以,你雖然“亡羊”了,

但還有機會去“補牢”;

所以,一旦“牢”補好了,

你可以管更多隻羊;

最初亡掉的一兩隻羊,

對最終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亡羊補牢”的“韭菜”

最應該做的是什麼呢?

很簡單啊:

還有錢的話,就慢慢補倉;

錢不夠的話,就在場外拼命賺錢。

如何不被“割韭菜”?你得學會亡羊補牢

總結一下:

新手之所以被“割韭菜”,並不僅是因為買在高點,而是他們一進場就把“子彈”打光了,失去了在熊市中低成本建倉、攤低成本的機會,只能接受被高位套牢的命運。

正確的做法是:

不要一把梭,要分批投資。

擺脫“韭菜”的宿命,從定投開始。

舉個極端的例子——牛市最高點入場。

把上證指數模擬為基金。

在2007年牛市最高點(6124點),即2007年10月16日,分別一次性買入和定投

來看看這兩種投資的收益對比(黃線代表定投收益,藍線代表一次性買入收益):

如何不被“割韭菜”?你得學會亡羊補牢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