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寒柏:虞世南如玉,卻可看不可學

唐朝初年有兩位經歷相近的大書法家,一位是形成了歐體、歷代爭相效仿的歐陽詢,另一位是虞世南。

歐、虞兩人都出生在陳;父輩都曾在陳為官,兩人又都早年失怙;分別繼養於父親的朋友和過繼給伯父;都曾在隋為官,隋亡後又同為竇建德的東夏王朝留用;共同作為降臣降唐時,歐已經六十五歲,虞也有六十一歲了;歐壽八十五,虞壽八十一,在彼時都是高齡了。兩人的區別在於歐父因逆反而被誅,虞父病故前卻因德操與能力得到陳文帝的重用。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崔寒柏:虞世南如玉,卻可看不可學

崔寒柏:虞世南如玉,卻可看不可學

歐陽詢十四歲家族被誅之時,因被藏匿獨免於難,降唐後因與唐高祖李淵為舊友,所以起任為五品給事中。白居易有載:“給事中之職,凡制敇有不便於時者,得封奏之;刑獄有未合於理者,得駁正之;天下冤滯無告者,得與刺史糾理之;有司造補不當者,得與侍中裁退之。”可惜好景不長,歐陽詢不幸站錯了隊,成了太子李建成集團中人,雖然死時官至三品,但已無甚記載了,所記者大概只有因為其貌不揚而被大臣們取笑而已。

歐在世時,多以書名世。

歐書謹嚴,勁險,恐與身世相關。

虞世南幸運,少時虞家即為名門望族,降隋以後,值六品起居舍人之機在秘書省後堂摘抄“群書中事可為文用者”,取名為《北堂書鈔》,且與其他文學名士合著《長洲玉鏡》等十餘部撰述大行於世,已然一代名儒。

崔寒柏:虞世南如玉,卻可看不可學

崔寒柏:虞世南如玉,卻可看不可學

降唐後,被李世民收為幕僚,深受倚重。不只文采,虞世南的詩句世人傳誦者有如《詠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更在於虞世南的品格與風骨。太宗曾戲作豔詩,虞世南進表諫上,以杜上行下效。作為文學侍臣,世南經常借古諫今,以古為鏡。更兼世南相貌怯懦、弱不勝衣,每每進諫都誠懇至極,雖無魏徵以頭搶地的悲壯,但也深得太宗的尊重。被太宗稱為“兼是五善,一人而已”。這五善分別是:博聞、德行、書翰、詞藻、忠直。

從七十一歲起,虞世南就請求退休,太宗一直不捨。十年後,帶著“五善”的殊榮,世南剛剛回到故里就過世了。太宗聞訊悲痛異常,既賜東園秘器,又準陪葬昭陵,贈以禮部尚書,諡號文懿,還手敕魏王李泰代之宣稱“虞世南於我,猶一體也……當代名臣,人倫準的。”“世南死後,無人可以論書!”數年之後依然緬懷不已,著閻立本畫像在凌煙閣中供人憑弔,而凌煙閣中的像臣不過二十四位而已。

崔寒柏:虞世南如玉,卻可看不可學

崔寒柏:虞世南如玉,卻可看不可學

歐陽詢的書法,筋節脈絡容易看到,比較外露,所以被歷代學書者學習,就其法度而言,森嚴而規範,所以知歐、學歐、尊歐者眾多。而虞世南的書法就其天性來論,內斂而蘊藉,溫潤中不見鋒稜,學書者無從入手,筆劃粗細的勻當正是其高雅之所在,但勻當的筆劃也令初學者找不到規律;結構上的脈動,移形相當精微,非得是熟諳唐楷到相當程度者才能覺察出,而又非得是品調相近高拔者可以在格調上暗合之。是故,虞字之腴美或有高品位有風骨者可以賞識,卻鮮有達到這種境界的人甘願因襲之。所以虞字難有脈承者。可是心性通者,與其持相近質理者卻代不乏人,虞字的質感有如溫玉,此感活脫者前有王獻之的小楷玉版十三行,生澀者有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以及鮮嫩者如近代的白蕉。

這種質感全自人品,所謂品者全自人的格調,格調又來自於取捨。人生只有通透於理,就像蘇東坡常言的“達者”;“達”後尚肯付出行動,這個行動就是取捨;取捨不同方見人的風格,風格超人處而成自己的調調;調調被“食味”的人稱羨,方可稱品;有品才值得玩味,才入藝術之流,方可傳。

崔寒柏:虞世南如玉,卻可看不可學

崔寒柏:虞世南如玉,卻可看不可學

當代人可以遍閱古籍法帖,恨不能將所有好的東西搬為己用,疏不知作者先天之質搬不來,後天之功搬不來,磨練之能搬不來,當時的情性搬不來,而搬來的只是操筆之技,或可參到成形之理。

當代學院中書法專業的學生,張口即是某某“線條”,某某肌理,某某質感,某某布白,殊不知“線條”應該稱作筆劃(毛筆寫的線絕不等同於西方畫的線)。筆劃是功力,質感是人的本質,布白是格調通過能力的表現,肌理是性情下的效果。而這一切感受必須在依賴潛意識的自主書寫中方能表達出來,所有有意識地作為都會令這些方方面面,比起古人來黯然失色。

崔寒柏:虞世南如玉,卻可看不可學

崔寒柏:虞世南如玉,卻可看不可學

歷代人評書都要論人,那是因為字寫到一定程度以後就比的是人了。一個人的才華,那是應變的能力;功力,那是發揮穩定的基礎;看得多,那是閱歷,是形而上的積累;品位,那是凝練與總結;學識,那是歷代智慧的積澱。

虞世南的書法淡化了形體,所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內蘊,內蘊學不來,所以歷代學虞的人多無建樹,也不適合初學者。但是歷代通書的人都讚賞虞字,因為虞書只可遠觀會意,無法機械摹制或效仿,如是者即可稱之高、稱之雅。

何謂“雅”?“雅”就是符合特定場合的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