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動畫貴?一塊錢就夠了!

從募集了390萬美元最終拯救了公司的《永恆之柱》到至今眾籌超過11億人民幣卻“已經在做了”的《星際公民》,儘管飽受爭議,但其實“讓沒錢的,也能做遊戲”的眾籌在遊戲界也已經是司空見慣了。可是,你知道“沒錢做動畫”的動畫界也眾籌嗎?

做動畫貴?一塊錢就夠了!

上個月,被母公司以500元出售後就銷聲匿跡的裡番始祖、後宮始祖AIC發起了眾籌,意在通過眾籌製作一部——蘿蔔片!做一部蘿蔔片是果然動畫公司走向成熟的標誌呢!(劃掉)

其實現在在日本動畫製作者或者企業進行一部作品的眾籌企劃,已經是非常常見的行為。在AIC此次眾籌之前再早一些,也有一部各位老司機們都耳熟能詳的作品通過眾籌出了動畫。

做動畫貴?一塊錢就夠了!

《Nekopara》中文譯名《巧克力與香子蘭》是一款由NEKOWORKs公司製作、SekaiProject公司發行的戀愛養成遊戲,嗯,少兒不宜的那種......

不過令廣大紳士扼腕的是動畫以原作遊戲裡『NEKOPARAVol.1』為基礎,沒有像原作那樣在全年齡的STEAM動畫版本外推出額外的DLC,也就是說這次OVA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年齡,習慣了“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同學再次面對全年齡向動畫又會表現出怎麼樣的熱情呢?

結果就是粉絲的力量在眾籌中顯露無疑。2016年《Nekopara》發起眾籌,2017年2月最終眾籌金額約96.3萬美元,同月又再次追加眾籌,最終籌得金額超過100萬美元,《Nekopara》的OVA動畫也於2017年底順利發佈。

首次日本動畫的眾籌已經不可考,但是最早產生“一人給我一塊錢,我就有錢做動畫了”這種神奇想法,並由此引發群眾性關注的眾籌發生在2012年。

做動畫貴?一塊錢就夠了!

2012年,《四疊半神話大系》的監督湯淺政明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提出了自己製作新作的想法,然後由ProductionIG主導並開啟了眾籌,直到眾籌結束,最後募集到的資金超過了20萬美元。動畫成品於2013年發佈,時長13分鐘,獲得了2013年墨西哥克雷塔羅切出電影節的亞軍最佳動畫短片,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搜索來看一下。

而此次動畫的意義不止是做了一部精美短片這麼簡單,湯淺政明後來明確表示,眾籌給了他們(創作者)更多的創作自由,而不是更保守的製作委員會制度。

事實證明Kick-Heart的成功的確讓日本其他創作者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由此也確實創造了一波新的原創項目。

2013年,株式會社Trigger也同樣通過Kickstarter開啟眾籌,意圖為短片動畫《小魔女學園》製作續篇《小魔女學園:魔法遊行》。眾籌開啟後一個月內一共有近8000名粉絲參與眾籌,眾籌開啟僅5個小時就達到了15萬美元的目標,最終募集金額超60萬美元,平均每個粉絲75美元,約合人民幣500元。


做動畫貴?一塊錢就夠了!


2015年10月《小魔女學園:魔法遊行》在日本限定兩週上映,憑藉之前的OVA在歐美圈子攢下的口碑,《小魔女學園:魔法遊行》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績,在國內,豆瓣評分也達到了8.7分。

其實在2015年還有一部作品發起了眾籌。

做動畫貴?一塊錢就夠了!

PC遊戲《神日之怒》在2015年5月發起名為“Diesirae動畫化企劃”的眾籌以製作《神日之怒》同名動畫,最終以接近9700萬日元的眾籌金額創下了當時的“動畫眾籌金額top1”的記錄(現在這項記錄由前文提到的《Nekopara》所保持),動畫最終於去年10月播出。

可恥的是light公司在眾籌中耍了一些小手段——把一些至關重要的信息用小字註釋在最後。

做動畫貴?一塊錢就夠了!

初期的3000萬眾籌只是拿來招募員工和製作樣片的,至於什麼網絡動畫,TV動畫之類的鬼扯全是在畫餅,更不用說什麼劇場版了,當然,最後募集的金額能達到9700萬日元估計light也是沒有想到的,於是就這樣一個“錢不夠,演員未定,劇本暫無”的“三無”動畫被粉絲們的熱情強行推到了臺前。

最終《神日之怒》的TV動畫播受到了一邊倒的差評,所謂的“動畫眾籌金額top1”更像是個笑話,整個企劃更像是利用“眾籌”這個玩具對遊戲做的一次宣傳。

當真是傷透了粉絲們的心。

眾籌動畫給了動畫製作者們一條擺脫動畫製作委員會的全新路子,但也因為這樣,動畫製作者們應該更加註重動畫的品質。

做動畫貴?一塊錢就夠了!

就像開頭提到的《Nekopara》,如果單獨把《Nekopara》OVA拿出來看固然是一部優秀的作品,但若是結合“100萬美元”這個數字來看,畫面中一些肉眼可見的崩壞就顯得那麼的不可原諒,整部作品也被打上了“敷衍”的標籤,觀眾對作品和公司的信任亦會隨之降低。

總結一句話來說,大概就是水可賽艇,亦可覆舟吧。(好像有哪裡不對?!)

當然,你要是問我AIC的新動畫我支持不支持,我也只能回你兩個字,真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