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动画贵?一块钱就够了!

从募集了390万美元最终拯救了公司的《永恒之柱》到至今众筹超过11亿人民币却“已经在做了”的《星际公民》,尽管饱受争议,但其实“让没钱的,也能做游戏”的众筹在游戏界也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可是,你知道“没钱做动画”的动画界也众筹吗?

做动画贵?一块钱就够了!

上个月,被母公司以500元出售后就销声匿迹的里番始祖、后宫始祖AIC发起了众筹,意在通过众筹制作一部——萝卜片!做一部萝卜片是果然动画公司走向成熟的标志呢!(划掉)

其实现在在日本动画制作者或者企业进行一部作品的众筹企划,已经是非常常见的行为。在AIC此次众筹之前再早一些,也有一部各位老司机们都耳熟能详的作品通过众筹出了动画。

做动画贵?一块钱就够了!

《Nekopara》中文译名《巧克力与香子兰》是一款由NEKOWORKs公司制作、SekaiProject公司发行的恋爱养成游戏,嗯,少儿不宜的那种......

不过令广大绅士扼腕的是动画以原作游戏里『NEKOPARAVol.1』为基础,没有像原作那样在全年龄的STEAM动画版本外推出额外的DLC,也就是说这次OVA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年龄,习惯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同学再次面对全年龄向动画又会表现出怎么样的热情呢?

结果就是粉丝的力量在众筹中显露无疑。2016年《Nekopara》发起众筹,2017年2月最终众筹金额约96.3万美元,同月又再次追加众筹,最终筹得金额超过100万美元,《Nekopara》的OVA动画也于2017年底顺利发布。

首次日本动画的众筹已经不可考,但是最早产生“一人给我一块钱,我就有钱做动画了”这种神奇想法,并由此引发群众性关注的众筹发生在2012年。

做动画贵?一块钱就够了!

2012年,《四叠半神话大系》的监督汤浅政明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提出了自己制作新作的想法,然后由ProductionIG主导并开启了众筹,直到众筹结束,最后募集到的资金超过了20万美元。动画成品于2013年发布,时长13分钟,获得了2013年墨西哥克雷塔罗切出电影节的亚军最佳动画短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来看一下。

而此次动画的意义不止是做了一部精美短片这么简单,汤浅政明后来明确表示,众筹给了他们(创作者)更多的创作自由,而不是更保守的制作委员会制度。

事实证明Kick-Heart的成功的确让日本其他创作者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由此也确实创造了一波新的原创项目。

2013年,株式会社Trigger也同样通过Kickstarter开启众筹,意图为短片动画《小魔女学园》制作续篇《小魔女学园:魔法游行》。众筹开启后一个月内一共有近8000名粉丝参与众筹,众筹开启仅5个小时就达到了15万美元的目标,最终募集金额超60万美元,平均每个粉丝75美元,约合人民币500元。


做动画贵?一块钱就够了!


2015年10月《小魔女学园:魔法游行》在日本限定两周上映,凭借之前的OVA在欧美圈子攒下的口碑,《小魔女学园:魔法游行》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绩,在国内,豆瓣评分也达到了8.7分。

其实在2015年还有一部作品发起了众筹。

做动画贵?一块钱就够了!

PC游戏《神日之怒》在2015年5月发起名为“Diesirae动画化企划”的众筹以制作《神日之怒》同名动画,最终以接近9700万日元的众筹金额创下了当时的“动画众筹金额top1”的记录(现在这项记录由前文提到的《Nekopara》所保持),动画最终于去年10月播出。

可耻的是light公司在众筹中耍了一些小手段——把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用小字注释在最后。

做动画贵?一块钱就够了!

初期的3000万众筹只是拿来招募员工和制作样片的,至于什么网络动画,TV动画之类的鬼扯全是在画饼,更不用说什么剧场版了,当然,最后募集的金额能达到9700万日元估计light也是没有想到的,于是就这样一个“钱不够,演员未定,剧本暂无”的“三无”动画被粉丝们的热情强行推到了台前。

最终《神日之怒》的TV动画播受到了一边倒的差评,所谓的“动画众筹金额top1”更像是个笑话,整个企划更像是利用“众筹”这个玩具对游戏做的一次宣传。

当真是伤透了粉丝们的心。

众筹动画给了动画制作者们一条摆脱动画制作委员会的全新路子,但也因为这样,动画制作者们应该更加注重动画的品质。

做动画贵?一块钱就够了!

就像开头提到的《Nekopara》,如果单独把《Nekopara》OVA拿出来看固然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若是结合“100万美元”这个数字来看,画面中一些肉眼可见的崩坏就显得那么的不可原谅,整部作品也被打上了“敷衍”的标签,观众对作品和公司的信任亦会随之降低。

总结一句话来说,大概就是水可赛艇,亦可覆舟吧。(好像有哪里不对?!)

当然,你要是问我AIC的新动画我支持不支持,我也只能回你两个字,真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