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政策不停歇 央地协同稳外资

开放政策不停歇 央地协同稳外资

创意配图: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中央层面一系列扩大开放的重磅举措接连落地,各省市也都根据自身情况紧锣密鼓落地实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上海制定了“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北京印发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行动计划,广东推出了“外资十条”修订版……有关人士认为,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的开放政策为近期提出的“稳外资”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

“各地方的举措与国家整体的改革开放步调是一致的,比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设立自贸试验区、改善营商环境、推出负面清单……这些举措对于稳定外资投入规模是十分关键的,今年外商投资的增长反映出外资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认可。”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

“各地根据当地条件出台有针对性的对外开放细则,不仅给外商投资企业一颗定心丸,也给外资企业营造了一个地方版的开放小环境。国家的大环境与地方的小环境进行叠加,效果会日渐显现。”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目前,我国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已作出

不少努力,未来还需要在法治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力度进行改善。“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管理体制方面,我们不仅是要服务于外商,更要加大整体的改革开放的力度。

随着一系列开放举措逐步落实,效果也逐渐明显。今年前8个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万多家,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吸收外资额5604.3亿元,同比增长2.3%。

对于如何进一步“稳外资”,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姚为群强调,要积极发挥负面清单的作用,让外资不仅进得来,还要留得住,“中国目前有两张负面清单,一个是全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另一个是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张建平说,“两单合一”“一站式办公”在地方落实的过程中,到位的情况也会不一样。此外,从具体行业来看,汽车、金融、制药等不同行业对外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扩大市场准入的情况下,配套的管理措施有效衔接是重中之重。

不过,有相关人士认为,随着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征收惩罚性关税举措将持续一段时间,一些跨国公司可能会考虑调整产业链。此外,“美国优先”、缩表加息、减税等美国的一系列行为更会加大对现有全球价值链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给吸引外资带来不确定性,外资企业,尤其是美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都会进行重新判断和调整。”张建平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吸引力比较强。中美贸易战虽然会造成短期的干扰和影响,但潜在的影响程度还不能够确定。因为,投资具有一定周期性,目前的投资数据是在去年和前年就已经打好基础了。

白明认为,未来利用外资更强调质量,中国更欢迎战略性的投资。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要在加大投资环境吸引力的同时,增加机会成本。“目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外部环境面临的压力较大,内部也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中国的相关领域开放也需要门当户对,进行精细化操作。”

姚为群告诉记者,在上一轮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跨国公司根据劳动力成本、技术比较优势将生产网络在全球布局。目前,美国目标是解决制造业空心化问题,保障传统制造业工人的就业,让已经全球化的美国制造业回流。这使我国外部环境变化,劳动力成本提高。我国要想留住这些外资,并要吸引新的外资,那就要在利用外资时符合国际惯例,对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视同仁。


投稿/建议:[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