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重阳时,登高远望,请不要忘了这几首诗!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

又是一年重阳时,登高远望,请不要忘了这几首诗!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费长房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又是一年重阳时,登高远望,请不要忘了这几首诗!

古人登高、赏菊或是喝酒,占其一者便可作诗;三者皆备,定然是有更多的佳作。今日,诗词君便带领大家一起欣赏那些关于重阳节的佳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乃是王维十七岁时所作。十七岁的少年身在异乡,每逢佳节,触景深情,自然是倍思亲。

他并没有直接描写自己在外漂泊,无依无靠,而是联想自己的兄弟在登高时会发现少了自己而感到遗憾。这婉转的描述,成就了这篇千古佳作,也成就了王维。

又是一年重阳时,登高远望,请不要忘了这几首诗!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佳节,正是登高把酒之时,李清照却提不起兴趣,丈夫远游,她孤寂冷清,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了;离愁别恨涌上心头。

因此,本是秋高气爽的天气,在她看来也是“薄雾浓云愁永昼”;虽然菊花暗香浮动,自己更是无心欣赏,只觉得再美的黄花也“瘦”,而比黄花更“瘦”的,则是镜子里的自己。

又是一年重阳时,登高远望,请不要忘了这几首诗!

《九日》

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诗人开篇便交代了自己的处境,三年重阳,自己都不在家,而自己也无法欣赏的家乡菊花盛开的样子。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全然是陌生的,寻了好久也寻不到回家的路,可谓思乡之意极浓。

又是一年重阳时,登高远望,请不要忘了这几首诗!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九重阳日,杜牧与朋友们一起登高远望,也许是自己心中比较愁闷,因此他借“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告诉朋友、也同时告诉自己要玩得尽兴,无须在此佳节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到感慨,毕竟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杜牧的郁结,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

但是诗人究竟是何心境,还需各位好好品尝。

又是一年重阳时,登高远望,请不要忘了这几首诗!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时所作,他看到满圆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白色如霜的菊花,恰似今日的自己与一群年轻的朋友饮酒。

​此诗新颖别致,词约而意丰,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