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藝人爲何和孔子一樣稱呼,看完人家的祖師爺,網友:明白了!

就在昨日,2018年9月11日,當今評書界的泰山北斗單田芳老先生與世長辭了,享年84歲,這一走,帶走了我們這一代人許多許多美好的回憶,也同時勾起了小編我的很多記憶,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評書在中國的歷史中來龍去脈,又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呢。

評書藝人為何和孔子一樣稱呼,看完人家的祖師爺,網友:明白了!

網絡圖

說起評書最早到起源是什麼時候呢,小編翻閱了很多的資料,其實評書還是一個很年輕的藝術形式,在清末民國出年才出現,形式也很單一,無非就是一位藝人擺著一張書桌,或坐或站的給大家講故事!

評書藝人為何和孔子一樣稱呼,看完人家的祖師爺,網友:明白了!

網絡圖

別看是這麼晚才成型,其實在古代,這種模式早早的就有了,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件疑案,就是這些老先生給強行篡改的!

評書藝人為何和孔子一樣稱呼,看完人家的祖師爺,網友:明白了!

網絡圖

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戲文都有一個比較有名的戲目,包公《鍘美案》,大家都知道,就是一個叫陳世美的負心漢,當上了駙馬無情無義,對自己困難的時候幫助過自己的結髮妻子做盡了壞事,最後包黑炭用龍頭鍘砍了這位負心漢。

評書藝人為何和孔子一樣稱呼,看完人家的祖師爺,網友:明白了!

網絡圖

其實,這個故事中的主要角色陳世美,在這我要給大家普及一下,這個人在歷史確有其人,但是他的生活年代並不是發生在宋朝,這個人不僅沒有像書裡說的喜新厭舊,還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清朝官員。至少當時當地的老百姓對他讚賞有加!那這個優秀的清朝官員怎麼變成了宋朝忘恩負義的大駙馬呢?故事還要這樣給大家整理一下,其實當時這出戏最早叫《秦香蓮》,一次戲班進京演出,一共唱了兩出戏,一出《陳州放糧》,一出就是《秦香蓮》,當時和清朝官員陳世美一起進京趕考的書生落榜之後就一直在這個戲班幫忙說文解戲,其實就和現在的說書藝人差不多,恰巧當日看戲的人情緒都比較高漲,看到秦香蓮這麼可憐,看到戲中的駙馬爺這麼的可恨,臺下有太多入戲太深的觀眾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要上臺打這位扮演駙馬爺的角兒,這下戲班的老闆可是熱鍋上的螞蟻呀,急的不行。站在後臺的說書先生說,老闆你別急,這不是包公還沒有卸妝麼,咱們把他推出去,讓他帶著王朝,馬漢,張龍,趙虎,處理了這個負心漢就是的。說著就把演包公的那位爺拉上了舞臺,口中說道,包老爺再此,爾等休要多言,看包青天砍了這無良知的負心漢陳世美!看臺下的觀眾就現在的分手高喊偶像名字一樣,一個個口中大喊,砍了陳世美,砍了陳世美!

評書藝人為何和孔子一樣稱呼,看完人家的祖師爺,網友:明白了!

網絡圖

就這樣這出戏陰差陽錯的一直保留到現在,而且戲碼穿越的又恰到好處,就因為這個故事,還惹出來了大事,清末時期,一個戲班走穴到陳世美家鄉去演戲,恰巧陳家後人去看戲,估計也得是陳家八九代的傳人了,看著看著怎麼都覺著是自己老祖的名字,可是自己的老祖並沒有幹過這樣的事啊,這不是汙衊自己的老祖宗麼!於是家族眾人大打出手,把戲班的所有人都痛打了一頓。

評書藝人為何和孔子一樣稱呼,看完人家的祖師爺,網友:明白了!

網絡圖

可以說,這一切都歸功於當時那位落榜的說書先生,但是負責任的說這位先生當時並沒有任何的惡意,也不是打擊報復人家的好朋友。

那說書的行業是不是有自己的祖師爺呢?小編看了很多的資料,說書先生的祖師爺還確有其人,有的說是周東王,也有的說是柳敬亭,至於周東王時間太過於長遠已經無從考證。但是柳敬亭,卻能在很多資料中翻閱出來!

評書藝人為何和孔子一樣稱呼,看完人家的祖師爺,網友:明白了!

網絡圖

柳敬亭是明末的說書人,為什麼說評書的開山鼻祖是柳敬亭呢,小編帶大家來看一看這個人傳奇事蹟大家可能心裡就明白了

柳敬亭其實本姓曹,但是在很小的時候因為脾氣爆,從老家揚州跑了了杭州更名改姓,又沒有什麼本事,就天天在街頭巷尾給人講故事為生,但是這個人善於揣摩文物心思,晚上回到家裡就會研究故事人物的背景,瞭解當時當地的人文風土,這個時候他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出現了,叫做莫後光,這個人其實就是一個讀書人,但是經常去聽柳敬亭說書,對柳敬亭的評價非常的高,甚至有些誇張的說,有的時候,柳敬亭說的內容還沒開口,但是神情動作就能讓觀眾感覺到喜怒哀樂,使得觀眾的自己就進入了戲中!

評書藝人為何和孔子一樣稱呼,看完人家的祖師爺,網友:明白了!

網絡圖

柳敬亭名聲打起來以後,就去了更大的城市,這個時候遇見了生命中的第二個貴人就是當時的侯爺左良玉,左良玉聽了柳敬亭的書以後就一種感覺,相遇太晚,就讓柳敬亭跟著自己一起,常在左右,畢竟是侯爺,每天的主要工作幫助皇帝處理軍政大事,這時的柳敬亭給出來不少的主意,這裡小編要說一個比較滑稽的事情,就是這堂堂的寧南侯竟然不識字,所有有很多東西都是柳敬亭代筆代序的。

有一次左良玉讓柳敬亭去南京送官文,就連宰相府中的官吏都對他畢恭畢敬,稱呼他柳大人,那些在街面上和柳敬亭一起說書的人見了柳敬亭也都非常的親近,柳敬亭也是原來一般模樣,這些人私底下都議論著:原來我們都是一樣的說書人,現在的他可是飛黃騰達了!

評書藝人為何和孔子一樣稱呼,看完人家的祖師爺,網友:明白了!

網絡圖

但是柳敬亭後來的結果並不是太好,因為明朝宦官當權,他給左良玉覲言宦官不除,國無寧日,沒想到這些話傳到了東廠頭頭的耳朵裡,大明王朝敗落,左良玉也死了,柳敬亭的資產也並不多。為了生計便又做回了說書人。

說道這裡小編就想聊一聊為什麼說書的先生會和老夫子一個稱呼呢,小編在文中也一直在說,說書的都稱呼為先生,孔子大家也稱呼先生,因為說書不簡簡單單的是講故事,比如三國,大家基本都知道三國演義的故事內容,說書書的是理,說的是故事外你不知道的事情。就想柳敬亭老爺子,一輩子經歷過太多的事情,也有過風光無限,更有過潦倒落魄!甚至可以說是國破家亡,但是說出來的故事確實生動過人,只因為說的是人情世故!畢竟在那個年代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學校去接受正規教育,大部分的人生道理還真的都是從這些路邊先生嘴裡聽來的!也稱得起別人叫一句先生。

一代大家單田芳老爺子雖然走了,但是給我們留下的永遠是寶貴的傳統藝術精神,講評書的人開場的時候都會給大家來一個開場詩,今天我就在最後用這段啟蒙的開場詩來祭奠一下老爺子!

世上生意甚多,唯有說書難習

說表評敘非容易 ,萬語千言須記

一要聲音洪亮 ,二要頓挫徐急

裝文裝武我自己,好似一出大戲

今天的故事就給大家講到這裡,實在不敢說是高臺教化,就當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聊資吧,如家大家喜歡記得關注喲!我們明天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