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艺人为何和孔子一样称呼,看完人家的祖师爷,网友:明白了!

就在昨日,2018年9月11日,当今评书界的泰山北斗单田芳老先生与世长辞了,享年84岁,这一走,带走了我们这一代人许多许多美好的回忆,也同时勾起了小编我的很多记忆,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评书在中国的历史中来龙去脉,又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呢。

评书艺人为何和孔子一样称呼,看完人家的祖师爷,网友:明白了!

网络图

说起评书最早到起源是什么时候呢,小编翻阅了很多的资料,其实评书还是一个很年轻的艺术形式,在清末民国出年才出现,形式也很单一,无非就是一位艺人摆着一张书桌,或坐或站的给大家讲故事!

评书艺人为何和孔子一样称呼,看完人家的祖师爷,网友:明白了!

网络图

别看是这么晚才成型,其实在古代,这种模式早早的就有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件疑案,就是这些老先生给强行篡改的!

评书艺人为何和孔子一样称呼,看完人家的祖师爷,网友:明白了!

网络图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戏文都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戏目,包公《铡美案》,大家都知道,就是一个叫陈世美的负心汉,当上了驸马无情无义,对自己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的结发妻子做尽了坏事,最后包黑炭用龙头铡砍了这位负心汉。

评书艺人为何和孔子一样称呼,看完人家的祖师爷,网友:明白了!

网络图

其实,这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陈世美,在这我要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个人在历史确有其人,但是他的生活年代并不是发生在宋朝,这个人不仅没有像书里说的喜新厌旧,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清朝官员。至少当时当地的老百姓对他赞赏有加!那这个优秀的清朝官员怎么变成了宋朝忘恩负义的大驸马呢?故事还要这样给大家整理一下,其实当时这出戏最早叫《秦香莲》,一次戏班进京演出,一共唱了两出戏,一出《陈州放粮》,一出就是《秦香莲》,当时和清朝官员陈世美一起进京赶考的书生落榜之后就一直在这个戏班帮忙说文解戏,其实就和现在的说书艺人差不多,恰巧当日看戏的人情绪都比较高涨,看到秦香莲这么可怜,看到戏中的驸马爷这么的可恨,台下有太多入戏太深的观众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要上台打这位扮演驸马爷的角儿,这下戏班的老板可是热锅上的蚂蚁呀,急的不行。站在后台的说书先生说,老板你别急,这不是包公还没有卸妆么,咱们把他推出去,让他带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处理了这个负心汉就是的。说着就把演包公的那位爷拉上了舞台,口中说道,包老爷再此,尔等休要多言,看包青天砍了这无良知的负心汉陈世美!看台下的观众就现在的分手高喊偶像名字一样,一个个口中大喊,砍了陈世美,砍了陈世美!

评书艺人为何和孔子一样称呼,看完人家的祖师爷,网友:明白了!

网络图

就这样这出戏阴差阳错的一直保留到现在,而且戏码穿越的又恰到好处,就因为这个故事,还惹出来了大事,清末时期,一个戏班走穴到陈世美家乡去演戏,恰巧陈家后人去看戏,估计也得是陈家八九代的传人了,看着看着怎么都觉着是自己老祖的名字,可是自己的老祖并没有干过这样的事啊,这不是污蔑自己的老祖宗么!于是家族众人大打出手,把戏班的所有人都痛打了一顿。

评书艺人为何和孔子一样称呼,看完人家的祖师爷,网友:明白了!

网络图

可以说,这一切都归功于当时那位落榜的说书先生,但是负责任的说这位先生当时并没有任何的恶意,也不是打击报复人家的好朋友。

那说书的行业是不是有自己的祖师爷呢?小编看了很多的资料,说书先生的祖师爷还确有其人,有的说是周东王,也有的说是柳敬亭,至于周东王时间太过于长远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柳敬亭,却能在很多资料中翻阅出来!

评书艺人为何和孔子一样称呼,看完人家的祖师爷,网友:明白了!

网络图

柳敬亭是明末的说书人,为什么说评书的开山鼻祖是柳敬亭呢,小编带大家来看一看这个人传奇事迹大家可能心里就明白了

柳敬亭其实本姓曹,但是在很小的时候因为脾气爆,从老家扬州跑了了杭州更名改姓,又没有什么本事,就天天在街头巷尾给人讲故事为生,但是这个人善于揣摩文物心思,晚上回到家里就会研究故事人物的背景,了解当时当地的人文风土,这个时候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叫做莫后光,这个人其实就是一个读书人,但是经常去听柳敬亭说书,对柳敬亭的评价非常的高,甚至有些夸张的说,有的时候,柳敬亭说的内容还没开口,但是神情动作就能让观众感觉到喜怒哀乐,使得观众的自己就进入了戏中!

评书艺人为何和孔子一样称呼,看完人家的祖师爷,网友:明白了!

网络图

柳敬亭名声打起来以后,就去了更大的城市,这个时候遇见了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就是当时的侯爷左良玉,左良玉听了柳敬亭的书以后就一种感觉,相遇太晚,就让柳敬亭跟着自己一起,常在左右,毕竟是侯爷,每天的主要工作帮助皇帝处理军政大事,这时的柳敬亭给出来不少的主意,这里小编要说一个比较滑稽的事情,就是这堂堂的宁南侯竟然不识字,所有有很多东西都是柳敬亭代笔代序的。

有一次左良玉让柳敬亭去南京送官文,就连宰相府中的官吏都对他毕恭毕敬,称呼他柳大人,那些在街面上和柳敬亭一起说书的人见了柳敬亭也都非常的亲近,柳敬亭也是原来一般模样,这些人私底下都议论着:原来我们都是一样的说书人,现在的他可是飞黄腾达了!

评书艺人为何和孔子一样称呼,看完人家的祖师爷,网友:明白了!

网络图

但是柳敬亭后来的结果并不是太好,因为明朝宦官当权,他给左良玉觐言宦官不除,国无宁日,没想到这些话传到了东厂头头的耳朵里,大明王朝败落,左良玉也死了,柳敬亭的资产也并不多。为了生计便又做回了说书人。

说道这里小编就想聊一聊为什么说书的先生会和老夫子一个称呼呢,小编在文中也一直在说,说书的都称呼为先生,孔子大家也称呼先生,因为说书不简简单单的是讲故事,比如三国,大家基本都知道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说书书的是理,说的是故事外你不知道的事情。就想柳敬亭老爷子,一辈子经历过太多的事情,也有过风光无限,更有过潦倒落魄!甚至可以说是国破家亡,但是说出来的故事确实生动过人,只因为说的是人情世故!毕竟在那个年代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学校去接受正规教育,大部分的人生道理还真的都是从这些路边先生嘴里听来的!也称得起别人叫一句先生。

一代大家单田芳老爷子虽然走了,但是给我们留下的永远是宝贵的传统艺术精神,讲评书的人开场的时候都会给大家来一个开场诗,今天我就在最后用这段启蒙的开场诗来祭奠一下老爷子!

世上生意甚多,唯有说书难习

说表评叙非容易 ,万语千言须记

一要声音洪亮 ,二要顿挫徐急

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出大戏

今天的故事就给大家讲到这里,实在不敢说是高台教化,就当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聊资吧,如家大家喜欢记得关注哟!我们明天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