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茶人的茶席,就是茶人的內心。

有人在日常的工作桌面上,

一壺一盞,即為一席。

有人習慣擺出茶匙、茶壺等一應器具,

茶品與茶器皆為最佳搭配,

另有上佳的香品入境。

人之造物,皆備其用。

而所命之名亦多是相關器用之註腳。

雖然經過時代更迭與文化變革,

器物的稱謂雖同,

功能卻已不盡相同。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茶,把生活泡出情懷中華茶文化歷史悠久。長柄茶勺的使用歷史很長,最為興盛的年代自然是唐代。

在出土的文物器具和傳世名畫《唐人宮樂圖》中,都能看到長柄茶勺的身影。端坐在桌案邊的仕女,正專注地用茶勺從茶釜中盛茶湯,分入茶盞以備飲用。茶釜置於桌案中間,茶勺柄杆有一臂之長,方便大案上使用。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經過漫漫歷史長河,終於在宋代迎來了高歌猛進的鬥茶之風。其中最為顯著的變化便是:飲茶一道,從唐代的煎茶法變成了點茶。

文人士大夫不再採用大口的茶釜煮茶,取而代之的是小口長流的湯瓶煎水。將茶餅碾成茶末後入羅篩選,後放入茶盞,再將煮沸的湯瓶熱水徐徐注入茶盞,邊注邊以茶匙擊拂,而在盞面形成了變換無窮的效果。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梅堯臣《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最後兩句寫道:“石瓶煎湯銀梗打,慄粒鋪面人驚嗟。詩腸久飢不禁力,一啜入腹鳴咿哇”。其中的銀梗就是指銀茶匙。

茶匙,是用來拂茶湯的用具。點茶用的是茶末,第一次注入少量的水調勻茶末,叫做“調膏”。調膏之後,再注入大量的水用來調製茶湯,叫做“點湯”。這其中需要擊拂的工具,唐代流行用茶匙,到宋代漸漸改用茶筅。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蔡襄的《茶錄》雲:“茶匙要重,擊拂有力。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為之。竹者輕,建茶不取。”

似乎多數對茶文化有所瞭解之人,自然而然便聯想到法門寺出土的那款銀茶則,而事實上蔡襄《茶錄》中所說的茶匙與之相去甚遠。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茶錄》中這短短的一段文字,其實並沒有提及茶匙的具體尺寸和形態,只是我們後人將茶匙慣性的理解成匕匙狀。但這種尺寸的匕匙形茶匙擊拂抹茶用時,只稍許一用力便茶湯四濺,無論尺寸和形態都並不適合擊打抹茶。

茶匙除了用來擊拂,還用來取茶嗎?只怕不然。

“匙”在南方稱之為“調羹”,顧名思義便是調和湯羹之用,而唐代茶人在煮茶的過程中應該是有用來攪和茶湯之用的茶匙的。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試想,鬥茶的時候,這茶匙忽而用於取茶,忽而用於擊拂。一物兩用,擦來擦去,顯然不雅。縱觀宋代的茶匙,相對唐代而言,其尺寸小了很多。

鬥茶流行使得茶匙往更精巧方向發展,而講究含蓄內斂的理學讓宋代茶匙到達一個美的極致。自明代散茶流行,品飲方式為之一變, 瀹泡或撮泡品飲方式一直影響至今。從此壺、杯搭配的飲茶器具成為後世的典範。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明•高濂《遵生八箋》中列舉有一例器物"撩雲,竹茶匙也,用以取果"。在陸廷燦《續茶經》中:“臞仙雲:茶甌者,予嘗以瓦為之...茶匙以竹編成,細如笊籬樣,與塵世大不凡矣。”

宋代盛極一時的兔毫盞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茶匙也失去了實用功能,最終變成了文人雅士追慕古人的小玩意。而如今在你的案頭是否也缺少這樣一件雅物呢?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經過時代更迭與文化變革,器物的稱謂雖同,功能卻已不盡相同。如今的茶匙形狀類似湯匙,其主要用途是從茶葉筒內舀取茶葉,也有用作挖取壺內泡過的茶葉。

茶葉筒太深,茶葉量難定,一般都會使用到茶匙。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也會用茶匙解決。

茶匙,茶席上的風景丨美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