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銀行:百姓手中的金融管家

手机银行:百姓手中的金融管家

近日,省城以中行為首的金融機構紛紛佈局手機銀行,競爭頗為激烈 ——

下載APP,關聯銀行卡……足不出戶就可在家完成銀行各種金融業務。只要你擁有一部手機,就等於擁有一個如影隨形的銀行。

手機銀行,又叫移動銀行。近年來,隨著各金融機構火力十足推行手機銀行,人均下載兩三個手機銀行,已不是新鮮事。隨著手機AI智能投資顧問強勢崛起,依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飛速發展,手機銀行也更智慧。

以9月27日中國銀行推出的新版手機銀行為例,藉助移動優先戰略、建設數字化銀行等戰略東風,基於高科技人臉識別的新版手機銀行在原版基礎上,更多更智慧的人性化服務讓用戶體驗到科技金融帶來的極致便利。

今年,省城多家銀行佈局新版手機銀行,以此作為轉型和增加客戶粘度的突破口。手機銀行,你用了麼?

手機是最好的智能投資顧問

一組數據看手機銀行有多火:

2017年,我國手機銀行交易達到969.29億筆,同比增長103.42%,手機銀行滲透率已近80%,遠高於美國等國家。

截至今年8月末,中行山西省分行手機銀行月均交易客戶數36.34萬戶,同比增長79.98%;手機銀行交易額累計2436億元,同比增長78%,勢頭迅猛。

查詢賬戶、跨行轉賬免費、信用卡優惠只是基礎功能,大額轉賬、“AI投”、定製服務……如今,手機銀行服務已全面升級,服務從統一標準轉向“千人千面”,銀行開始為客戶量身定製專屬手機銀行服務。

今年,中行手機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超過200種,包括投資理財、繳費支付、融資還款、跨境金融、質押貸款、國家助學貸款等服務,已成為發展金融業務的重要載體。新版手機銀行已不僅僅是線上交易型電子渠道,而是連接中銀集團和用戶的綜合金融移動門戶,是集產品銷售、客戶服務、營銷推廣、綜合展示、跨界合作的手機“金融管家”。

基於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圖像和生物識別等技術,該行先後推出基於全球資本市場的智能投資顧問“中銀慧投”,為用戶提供專屬產品組合服務和資產診斷。據瞭解,光大手機銀行還根據客戶畫像及其不同標籤屬性,智能推薦適合及符合用戶偏好的理財產品。招商、中信、建設銀行都紛紛公佈新版手機銀行,提升客戶體驗。

跨境業務成精準服務焦點

王先生給國外讀書的兒子匯款,最長一次在中轉行週轉七天之久。不僅耗時長,而且手續費和電訊費用都不低。自從下載中行手機銀行,他發現,只要在手機銀行裡跨境金融模塊中找到留學匯款,一鍵點擊兒子就讀的大學,就可匯款並實時到賬。不僅速度快,匯款手續費和電訊費也不高。

據瞭解,對各金融機構而言,比拼特色和優勢服務是精準營銷重點。中行新版手機銀行依託傳統外匯業務優勢,推出跨境金融專區,建立集產品與服務為一體的跨境閉環生態,提供個人外幣現鈔預約,打通線上線下業務流程,解決出國客戶兌換外幣的痛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全新推出的GPI“中銀智匯”全球匯款,最快2分鐘全額到賬,匯款全流程實時掌握。

更先進的是,該行還提供全球賬戶統一管理,跨境二維碼支付,簽證通等一攬子跨境綜合服務。同時,還在業內首家推出國家助學貸款全流程線上服務及校園消費貸款產品,為高校學子提供便利、快速、定價合理的在線貸款服務,滿足在校學生的求學及小額消費需求。

在省城,交行手機銀行也新增出國留學、出國旅遊、外幣資產三大場景,為跨境金融客戶、外匯交易客戶帶來更加精準的服務。招商銀行的手機銀行也推出跨境業務,自助辦理境外匯款業務。

百姓身邊最安全的金融管家

時間緊,不願跑銀行排隊……在手機銀行強大的功能集群裡,各種百姓需繳的生活費用,預約排隊、二維碼收付款、語音導航、手機盾……網點的金融服務都被滲透到百姓工作生活中。但對於部分百姓而言,最大的疑慮是:手機銀行安全麼?

在新技術使用方面,針對當前釣魚網站、電信詐騙等網絡欺詐事件頻發的情況,為保障互聯網用戶的資金安全,持續加強網絡金融風險管理,中行充分利用行內外大數據,與騰訊共同研發全新事中監控系統,主動實時監控,實現全流程、全業務和全渠道的業務風險管控,有效保障客戶資金安全;同時,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為客戶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安全的使用體驗。

在轉賬功能中,中信銀行推出“可信收款人轉賬”功能。有大額轉賬需求的客戶可設定個人網銀U-KEY設置可信任收款人名單;民生銀行為確保手機銀行大額轉賬的安全,開發系列“黑科技”,為安全護航。

省城多位使用手機銀行的市民表示,手機銀行的服務感覺更安全,但在便捷性和服務上還有提升空間。比如:如果能夠滲透到各類消費場景中,增加更多服務“觸點”,就能更大限度提升客戶黏性。

手机银行:百姓手中的金融管家

掃一掃 代檢車

手机银行:百姓手中的金融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