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產生千億不良資產 AMC:除非政治任務,否則不接

近三個月,網貸行業頻頻倒閉,整個行業也產生了千億級的不良資產。那麼,如此龐大的不良資產,誰來進行處置呢?而官方AMC(資產管理公司)對此明確拒絕:“除非政治任務,否則不接。”民間催收公司覺得資產太差,也不願意出手,甚至對打包資產只開出千分之六的“史上最低價”。

千億壞蛋糕,最終會由誰來消化?

網貸行業正在形成上千億的不良資產。現在網貸行業大概有2萬億資產,就算壞賬率最低5%,就已有千億的不良資產。加上最近的倒閉潮,網貸的不良資產正在急速增加。

一些還在運轉的平臺,壞賬也開始逐漸增多。很多網貸平臺在大力地找外包催收,同時籤幾十家催收平臺。比如說一個批次的逾期賬戶資產包,會被先交給一家催收公司催,催不回來的,再轉給新的公司。

一個不良資產包,會被七八家催收公司反覆催。最近,很多網貸平臺,都在外面瘋狂地找外包催收公司。不良資產處置行業,正處於金融的逆週期中。一般來說,金融越不景氣,不良資產處置越繁榮。

如今,互金行業出現了大量新的不良資產,對於催收行業來說,這是一個重大利好,還是一個燙手山芋?先來看看官方系的態度。

8月中旬,就有媒體曝出,銀保監會召集了四大AMC開會,希望它們進場託管,對資產進行全面清算。實際上,官方系將其視為燙手山芋。

“上半年的時候,還有AMC願意接觸網貸行業的資產,也做過一些嘗試,但最近風口浪尖,它們已不願插手。”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透露。

“這類資產我們不會碰,除非是政治任務。”一家AMC的高管對一本財經透露,“不是我們不想接,而是沒有能力接。“據他透露,他們以前處理的資產,大多是“房地產”。這樣的資產貶值難,脫手容易——他們早已習慣了這種簡單粗暴的模式。

而對純信用、無抵押的網貸資產,他表示,我們從未接觸過,毫無處置經驗。

網貸產生千億不良資產 AMC:除非政治任務,否則不接


催回率奇低,不想接活

官方系不歡迎,民間的催收團隊,對此是否熱情滿滿?“並不想接。”業內人士稱。原因是,催回率實在太低了。在網貸剛開始興起的幾年,一手委案催回率可以達到20%,現在這個數字已降到百分之幾。

這是因為,在對借款人的審核方面,這些網貸平臺比起銀行差很多,同時,借款人經過多次催收後,“抗催能力太強”。目前網貸行業的不良資產,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個人信用貸,一類是小微企業貸,這兩種貸款的催收方式,完全不同。個人信用貸針對個人,一般都是傳統的電話或者上門催收,感覺實在太難催。

電催頻繁一點,借款人就會說他們是騷擾,一旦投訴成立,甲方公司可能就要替換催收團隊。而要完全合規,催收的成本實在太高。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舉了一個例子:現在的信息修復,確實有一個合法渠道,就是通過某運營商,但是價格“實在太貴”。比如,運營商會幫你加密撥通一個借款人的電話,不管接通與否,都要收10元。而如果接通,通話6秒以上,就要收50元。

小微企業貸的催收,會好一點嗎?更復雜。這類貸款,早期也可以用電話或上門催收,但如果還不還款,就要走法律程序,這個過程極為漫長。小微企業貸按照監管要求,都得在100萬以下,“加上消耗的時間和人力成本,這件事就不再划算”。

知情人透露,現在有一些催收公司也收P2P的不良資產包,但給的價格,已創下歷史新低,“最低只有千分之六”。這是什麼概念?一個億的不良資產包,只賣得出60萬。而一個普通的地產不良資產包,可以賣到50%左右。這說明,現在網貸的資產質量令人擔憂。

官方拒絕,民間嫌棄,千億資產最終將如何消化?

儘管目前看來,大家對網貸不良資產的熱情並不高,但最終,它們還是需要專業的處置機構來消化。其實,千億資產在傳統金融領域並不算太多——銀行每年的壞賬都達萬億。但銀行的壞賬會核銷,不會影響到存款人。

而網貸資產背後,涉及太多的投資人和其家庭。所以,一旦處置不當,可能就會出現不穩定因素。如何找到最有效、最平穩的處置方式,成了整個行業都需要認真對待的難題。

好在,已有一些機構在嘗試,比如成立一個數億的基金,準備去收一些網貸資產。業內人士透露,他們正在策劃一個新的產品。這不是一塊燙手山芋,反而有可能是金礦。比如平臺的不良資產是10個億,他們就支付2000-3000萬。然後,他們再去和投資人談判,償還一定比例的金額。“當然不可能全部還完,看資產的優劣,可以做到20%-50%。”專業人士說,比如,投資人投了10萬,大概還能拿回來2萬到5萬。後期,他們可以發揮自身強項,再去處置資產,賺取差價。

實際上,現在對網貸資產的處置,都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上,缺少了兩個重要的因素:金錢和時間。所謂的金錢,就是要承諾每個月向投資人兌付一定金額的錢,穩住他們,讓其不至於將平臺逼得太緊。

現在,投資人、平臺方、資產處置公司三方,都處在一個強烈不信任的三角中。這個“不信任三角”如何破?需要引入強大的信用方,最好是監管機構介入,或者有官方背景的AMC進來,可以讓政府定一個兌付比例,三方都認,不可反悔。目前,全國還沒有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和網貸平臺合作,完整地解決過一起處置事件。

大家都在等著第一個“樣板”。但尷尬的是,沒有哪個網貸平臺想成為“第一”。大家都會盯著,同時,你會被翻個底掉。現在誰又能做到完全沒有問題,接受所有人的關注。千億資產,都在等待一個成功案例,來打破不信任三角。

網貸產生千億不良資產,AMC:除非政治任務,否則不接,而這一步,最終仍需要有人跨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