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公号狗的10W+焦虑症

没经过任何新闻专业的训练,我在2015年下半年进入新媒体行业,成为一名娱乐记者。

那会儿正是影视行业飞速腾起的时候,《港囧》16亿,《捉妖记》24亿,《夏洛特烦恼》14亿,连《煎饼侠》也能过10亿……那一年不过10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票房大卖。

初次当导演的大鹏那会儿别提多得意了,处处以“10亿导演”自居。采访大鹏时,他说:“所有参与到这个项目里的人都发了,都财务自由了。”

初入行的我,觉得这个行业简直太好玩了!到处看明星,还收着车马费请我们去看明星,免费看电影,提前看点映,走到哪都是媒体爸爸,面对谁都是甲方,三四十岁的影视公司大老板也对着我叫“小料老师”……

一只公号狗的10W+焦虑症

那会儿我心里想着:我要一直这样牛气哄哄地在媒体这条路上走下去。

// 1 //

到了2016年,行业依然非常不错,出不完的差,去不完的活动,接不完的广告,写不完的稿子……

第一次出差,我也感受到大家对媒体的重视,公关给媒体安排的一定是五星级酒店。那场活动,我们几名记者住希尔顿,而几位嘉宾却被安排在希尔顿旁边的7天酒店。当时接我们从酒店去活动场地的大巴车先去7天接嘉宾,再到希尔顿接记者。私下我们几个记者说,这让嘉宾们怎么想?

正所谓“吃人的嘴短” ,有时候我常常觉得,自己的“职业素养”并不是多高。比如我们时不时会有如下的对话:

“那个XX公司才给300车马费,发稿子还一堆要求,我都不想给它发了。”

我也确实遇到过去完活动实在不愿意给对方发稿,于是就把车马费给退回去,觉得自己特别刚正不阿、大义凛然。

一只公号狗的10W+焦虑症

没进入媒体行业之前,我从来没想到环境是这样。记者在外人听起来是个苦逼的差事,但当时的我做得不亦乐乎。

我虽然不是追星族,但是近距离见到明星、跟明星对话还是会兴奋啊。当时的我,工作状态大概跟其他好些资深媒体老师都不一样,在媒体区,大家都低着头工作,任何明星出来都不会引起任何风吹草动。

但我,会去拍照、合影、加微信——为什么其他媒体老师见到明星可以这么淡定?

记得有一次跟主编一起去采访一位知名大导演,采访过程并不十分愉快,该导演和其工作人员对媒体态度比较恶劣。采访完,我过去跟导演合影。主编当时还打趣说我:“你太low了,我都被他气到,采完都想赶紧走,不想理他了,你还去合影。”

也许当时的我,还没有真正进入媒体老师这一角色状态吧!

// 2 //

这两年,各行各业似乎都非常艰难。银行裁员、工厂倒闭,实体经济弱得跟没有一样。

创业环境也非常魔性,大家不再好好地开好公司做好产品,而是讲概念圈钱套现,新公司新项目如此,老公司巨头也如此,做什么全追政策风口,盈利全靠政府补贴。

有个朋友前两年突然创业做机器人项目,我问他为什么做机器人,他说:“政府这两年有扶持,估计能申请到300万下来。”

一只公号狗的10W+焦虑症

还有我一直看不明白的共享单车,倒了一批,依然有新的共享单车品牌冒出来,不仅零押金,还经常免费骑、2元包月任骑。

除了收押金跑路,我真的看不到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啊!那么零押金的,到底在干什么?一辆自行车骑到报废也收不回成本啊!我还是太过才疏学浅。

文化传媒行业看起来相对活跃,但也在走着下坡路。资本从影视行业撤离,媒体的收入也到了天花板。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新媒体也要拓展新的业务方向。

FA还没做出气候,资本环境不好了,FA做不下去了;小程序、内容电商、知识付费、区块链……每个风口的到来,都上车一批;影视公司预算没以前多了,品牌方有钱,于是进入消费领域。

我就被分配到拓展消费领域的广告客户这块了——3年前,我从零进入影视行业,现在我又从零进入消费领域。

记得3年前,我第一篇稿子写的是影视IP。当时IP概念刚兴起,而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影视IP,百度IP也只能查到“网络IP站点”之类的内容。于是,我在半懵逼的状态下写了一篇关于影视IP的稿子,居然就这么发表了,还收获了不错的阅读点赞数。

我当时觉得我简直神了。

一只公号狗的10W+焦虑症

两三年的工作积累,终于对影视行业有了一点浅薄的认识,但我又要开始从懵逼的状态去搞消费领域。

天知道孵化一个新号、从零拓展一个新领域有多难!爆痘、掉头发……做新媒体越久,人就变得越丑。

// 3 //

拓展新领域这近半年时间,我就得了10W+焦虑症。

老板天天转发其他爆款文章到群里艾特我,“那个XX号,也才做了几个月,现在都接广告了”、“消费领域的广告主可多了,加油加油”……

写出10W+,让一个孵化中的新号被广告主注意到,实现商业变现,成为我现在天天脑子里想的事情,睡觉、玩耍的时候,脑子也不能放松下来。

学生时代,我有个堂嫂评价我说:“特别佩服你这种人,该学的时候疯狂学,该玩的时候疯狂玩,学习、玩耍都能做好。”

但现在,我成了那种工作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也想着工作的人,最后工作也没做好,玩也玩不畅快。

上周末去海洋公园,也许只有在过山车上的那两三分钟,我的脑子才是真正放空的吧,其他很多时候10W+三个字始终萦绕在我的脑子里,简直跟魔咒一样。

要说做内容的没有个10W+理想,那是不可能的。每次看到朋友圈的刷屏爆款,都会想自己怎么做不出这样的稿子,如果是竞争对手的10W+,那更是有如“眼中钉”一般,因为可能马上又有来自老板的压力了。

一只公号狗的10W+焦虑症

前段时间兽爷的《疫苗之王》刷屏,我看到那篇文章时,脑子里闪出的第一反应是“我怎么挖不到这种选题”。

冒出这个想法,我被自己吓到了。

王利芬因为写出10W+的茅侃侃,发了一张开心大笑的微博,被所有人骂,简直是吃人血馒头!我当时也在心里对她鄙夷,殊不知只是五十步笑百步——当我写出一篇10W+,不管什么题材的10W+,我的心里会一点高兴也没有吗?

我原来一直都是自己也会鄙视的那种人。

当搞创作的被阅读数字绑架,那工作乐趣真是大减。

这个行业还有一点魔性的是,很多公关要的就是那个阅读数,只是为了做出一份漂亮的数据报告交给老板,至于这个漂亮的数字怎么来的,并不重要。

微信公众号的黄金期已过,阅读数、打开率都在下降,广告主们依然找那些早期有一定地位的大号们。大号们不管写得怎么样,阅读数还是很漂亮,自然的还是人为的,这个没所谓。

之前有文章说“中国调查记者已经很少了”,我有时候觉得,中国可能真正的记者也不多了吧,大家都是宣传者。

做记者写出有影响力的文章,为平台吸粉,这样才有广告主来,这时候你要成为宣传者,无条件为广告主打call。烂片、无聊透顶的综艺,你都要妙笔生花夸出花来。

情怀很多时候还是要给现实让步。

一只公号狗的10W+焦虑症

// 4 //

在新媒体行业工作了三年,我终于从媒体老师变成公号狗。

这个社会真是太不友好,单身狗、公号狗,很多狗过得比人还好,好吧!

我依然为10W+焦虑,越焦虑越写不出,我曾经创纪录的1个半小时写完一篇2000字稿子,现在很多时候打开word,几个小时过去导语还没写完。

人家的脑子越用越灵光,我的脑子越用越迟钝。有时候很想做点不用动脑子的工作,比如去搬砖……

刚毕业去面试,职业规划、人生目标,说得有板有眼、宏伟壮阔,现在想想都是假大空。哪有什么职业规划,一个行业可能两三年都消失了,BAT也不能保证50年不倒,别说50年,10年、5年、3年,在这个时代都会发生太多的变化。

所以,做好当下,赚到应得的钱就好了。

从这点来说,我还是热爱目前这份工作的,虽然痘痘依然爆、头发依然掉、压力也不小,但我有充分的自由,收入嘛,发不了财也饿不死。

至于10W+,随缘吧!

一只公号狗的10W+焦虑症

微信搜索“youliao1991”,关注《料总》微信公众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