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馨岁时记|今天吃“鳗鱼蒲烧”了吗?

文馨岁时记|今天吃“鳗鱼蒲烧”了吗?

今年夏天来得早,热得猛烈,在室外走几步就有中暑的危险,新闻报纸都在提醒大家不要硬挺着不开空调,搞得几乎家家都24小时开着冷房生活。尽管季节上现在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种酷暑还是头次体验。这个星期二入伏,“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高温的伏天,人体大量排汗,代谢加快,对能量的需求增加,可暑热使人食欲不振,营养难以获取。特别是在没有空调、冰箱这些现代电器产品,物质贫乏的时代,饺子可以说是营养丰富,能给人体提供充足热量,又不用动太多的火,易消化吸收的食品。

今天正好又是夏末土用里的丑日,日本人在这一天有与吃饺子类似的吃“鳗鱼蒲烧”的习惯。所谓“土用”就是在各季的最后18天,也就是“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的18天,在五行里,为一年五季中的“长夏”所属,属性为土,所以被称为“土用”。这18天当中,碰到干支为丑的日子,日本吃营养丰富的烤鳗鱼,以获得能量,度过苦夏。这个从江户时期开始的饮食文化,做工非常考究,分切鱼,串鱼和烤鱼三个工续。有一句俗语,叫做“串打ち三年、割り八年、焼き一生”,意思是串鱼三年,切鱼八年,烤鱼要一生的时间才能做好。虽然这是从烤鳗鱼来的说法,现在已经成为日本工匠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能圆满完成工作的一种自傲的说法。

文馨岁时记|今天吃“鳗鱼蒲烧”了吗?

曾经在电视节目里看过“鳗鱼蒲烧”的制作过程:把活鳗鱼头部钉在木板上,用专门的刀从上而下,第一刀从鱼背骨片开,第二刀除去内脏,第三刀片去中间的大骨刺,再把头切去,手艺人划几下鱼就被片得干干净净,动作利索得很。“鳗鱼蒲烧”,源于关东,本家的关东和关西在做法上区别很多,江户时期武士之都的关东地区,非常忌切腹,所以处理鱼要从背部切开,没有这个讲究的关西,则从腹部切开。关东还需要先烤一下,再上蒸锅蒸15分钟后,最后才沾着汤汁再烤,关西则直接沾汤汁烤。上蒸锅蒸后,鱼的多余油脂被蒸掉,鱼肉也会更加柔软,而没有被蒸去油脂的关西,在烤的时候,掉在炭火里的油脂加上沾着的汤汁,烤鳗鱼的特殊香味会随风漂移到远方,吸引客人,这大概是关西人骨子里存在的生意头脑的不经意表现吧?

文馨岁时记|今天吃“鳗鱼蒲烧”了吗?

今天是用的丑日,不仅超市几天前就提醒客人,各种“鳗鱼蒲烧”商战今天也是最红火的日子,各种宣传工具也一起加入了这个热潮,今年夏季土用期间的干支排列又出现了两个丑日,对商家来说是行商的好年头。其实在营养过剩的现代,土用的丑日吃“鳗鱼蒲烧”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可对商家来说,这样好的机会是不可丢掉的,甚至有人突发奇想要让大众在冬季的土用的丑日里也吃“鳗鱼蒲烧”,一年有四个土用,这四个土用的丑日都吃“鳗鱼蒲烧”,那鳗鱼产业该前途无量了,不过在这个计划之前鳗鱼养殖业还有需要克服的难题。如今市场上的鳗鱼基本是人工养殖,虽然成鱼可以人工养殖,但鳗鱼的人工孵化还没有实现,幼苗只能从海上扑捞获得,近几年鳗鱼幼苗剧减,使提供到市场上锝鳗鱼数量减少。“鳗鱼蒲烧”对普通人家来说本来就是奢侈品,现在有的年头更是望尘莫及了,据报道,今年就有很多廉价替代品出现。

我们家吃鳗鱼最从尝试超市里的“鳗鱼蒲烧”开始,超市里常见的冷冻过的食品,也许当时加热不当,全家人都不喜欢它油腻腻的感觉,质与价不成比例,所以以后也没有再上餐桌。前几天说道这件事情,被日本朋友告知是没吃到过好的“鳗鱼蒲烧”。想起女儿高中时曾经吃过鳗鱼全席,回来说非常好吃,从来吃什么都香的女儿的描述我们也没有完全当真,看来是我们当时误解了。

文馨岁时记|今天吃“鳗鱼蒲烧”了吗?

沙丁鱼的蒲烧

“鳗鱼蒲烧”虽然在餐桌上没有得到一席之地,但“蒲烧”这种调理方法在我们家却得到了认可。“蒲烧”本来是江户的一种鱼类料理,是用如鳗鱼一样的细长鱼种为原料的料理。现在常见的是用沙丁鱼和秋刀鱼,也是从中间片开,去内脏和刺,超市经常有处理好的。由于家庭制作基本都是在平底锅煎,就不需要再用竹串串起来。片好的鱼片冲洗干净,擦干水,沾上干面粉,平底锅烧热,倒一点油注意不要太多,因为煎的过程鱼会出很多油,先煎片开的一面,金黄色后,再煎鱼皮一面,煎好后擦掉锅里多余的油脂,同锅放入酱油和味醂一比一的汁,小火收汁,装盘后点一点花椒。老百姓餐桌的“蒲烧”即经济实惠,又简单易做。

------------------------------

撰稿:文馨

京 夜 聊 (jingyel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