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大動盪,國家嚴控棚改,征地拆遷受到影響了嗎?

樓市大動盪,國家嚴控棚改,徵地拆遷受到影響了嗎?

房地產市場在我國,是持續火熱的市場,因為人們喜歡房子,更看重房子,房子相關的任何一則消息都牽動著眾人的神經。

樓市大動盪,國家嚴控棚改,徵地拆遷受到影響了嗎?

10月8號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重點提到了棚改非貨幣化安置和緩解房價上漲壓力,隨之而來的,又是房地產市場的一撥熱浪。

“金九銀十”是樓市傳統的銷售旺季,然而今年的金九和黃金週卻頗顯冷淡,各大房地產商大力推出各種打折促銷優惠,樓市促銷力度甚為罕見;

相應的,伴隨著樓市促銷,“多地接連房鬧事件”也再次上演。

樓市大動盪,國家嚴控棚改,徵地拆遷受到影響了嗎?

在我國,自古有“安土重遷”的傳統,而現代生活,房子也事關實際的居所與安定。隨著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人口由農村向城市流動的趨勢,買房需求持續增加。但房需不是針對房屋本身,而是對與自身生活相匹配的房屋需求,即城市房屋的需求。一方面源於自身生活使用所需,另一方面源自,為緩解通貨膨脹和“錢不值錢”壓力,為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需要。總的來說現代社會,房地市場是超級賣方市場。

客觀來看,近幾年,一二線城市雖然房價仍近乎“天價”,但整體有平穩下跌趨勢;三四線城市,尤其是在拆遷項目、棚改計劃眾多的城市,房價則是一路高升。

以下是近一兩年幾個一二線城市房價走勢:

樓市大動盪,國家嚴控棚改,徵地拆遷受到影響了嗎?

大城市的房價走勢,主要受硬需求和政策調控的雙向影響。

大城市由於生活設施、就業機會、發展環境等社會資源更具優勢,人口流入量不斷增大,因此源於自身生活居住的房屋需求,相比小城市需求量是更大的。另一方面,大城市的出售、出租等市場發達,使得對大城市房屋投資利益空間更大,需求也更多。在需求巨大、供給有限的情況下,樓市賣方市場明顯,高房價自然形成。

矛盾的是,需求增加、房價上漲,但相應的可支配收入難能跟上房價漲幅,市場調控缺陷凸顯,因此國家宏觀調控介入。各大城市紛紛出臺限購、限售等政策,同時在土地、金融、稅收等方面予以調控,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緩解供需矛盾、擠壓房產泡沫,2018年的平穩走勢正是調控作用的顯現。

以下是近一兩年幾個三四線城市房價走勢:

樓市大動盪,國家嚴控棚改,徵地拆遷受到影響了嗎?

三四線城市房價走勢,除了人口由農村向城鎮流動的大背景影響之外,棚改等拆遷項目的啟動,起到了更直接的作用。

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之前狀態是庫存有餘、有效需求不足,並不是說人們不想買房,而是缺乏資金。國家在該背景下出臺“去庫存”的相關政策,在棚改等拆遷項目中,鼓勵貨幣化安置方式、且在棚改項目審批中給予綠色審批通道,開發銀行等給予大量資金支持。如此一來,拆遷的貨幣化安置方式,使得廣大被拆遷戶(尤其是城中村、舊棚區等)將原來跟生活不相匹配的房屋,換成直接的資金,從而可支撐自身購買商品房的需求。有效需求和需求能力的提升刺激了房價,導致房價迅速飆升。

此種情勢下,在今年後半年,國家宏觀調控的尺子著重伸向此類地區,國慶開班第一天,國務院會議強調“棚改安置因地制宜,對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調整安置政策,減少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此舉意在平穩全國房地市場。

樓市大動盪,國家嚴控棚改,徵地拆遷受到影響了嗎?

事實上,房地市場無論漲跌,總有人歡喜有人憂愁,沒房的盼著房價跌,有房的盼房價漲!但現實更多的還是沒房的,因此更多的人是站在高樓外,望房興嘆。

在房價仍然“高冷”的背景下,拆遷的消息不失為一個好消息,因為拆遷或者是農村老房子換樓房、或者是舊房換新房,大家本能地抱著拆遷致富的心態期待著拆遷。但現實並非如此樂觀:

因為在拆遷這場拉鋸戰中,被拆遷人可能會遭受各種意想不到的壓迫和侵害。所謂安土重遷,搬遷不僅意味著一段時間的漂泊無定,未來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動。而讓人從“喜盼拆遷”到“聞拆色變”最關鍵的,是拆遷中自身的權益無法充分保障,強勢的徵拆方利用信息優勢、權力優勢和利益優勢,收走房子和土地;停水斷電、威逼利誘、利用家人停職施壓等逼籤現象在全國不少地方頻繁上演;拆遷後的補償款總是跟不上房價上漲,換來的安置房總是存在各種問題。相比權益受害,被拆遷人維權的困難和成本卻相對高昂,而這些本不該承受的負擔,究其根本是徵拆實施過程的違法違規和對以人為本核心原則的偏離。

樓市大動盪,國家嚴控棚改,徵地拆遷受到影響了嗎?

調控政策本身對被拆遷戶 有不利影響嗎?

近期的調控趨勢,總體來看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穩定房地市場。對被拆遷戶而言,獲得合理補償權利本身不會改變,只是補償方式的傾向和變化,但無論哪一種方式,都要關注補償安置本身,簽字交房前,確認清楚補償的貨幣是否足額,或者置換的安置房是否有保障,關注問題本身,才能清楚問題所在,從而解決問題。

只要你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你就不會被幸福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