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割韭菜亂象,納斯達克要推合法版ICO平台?

從去年(2017)開始,首次代幣發行(ICO)蓬勃發展,雖然幫助許多新創公司募到大筆資金,卻同時伴隨層出不窮的欺詐事件,也讓監管部門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頻頻介入,許多監管更嚴格的國家甚至禁止ICO活動。

而現在傳出納斯達克(NASDAQ )將提供一個更安全的替代方案,計劃將推出一個新的交易平臺,以STO(證券型代幣發行)這種類似ICO的方法發幣,來作為一種募集資金的方式,而與ICO不同的是,STO能夠符合現行的監管框架,不少人認為這將是IPO的2.0版本。

納斯達克將推STO交易平臺

“很多公司或個人藉由ICO募集資金,但這一過程並不完善,沒有合理的監督、透明性,非常令人擔憂。”納斯達克總裁阿迪娜·傅利曼(Adena Friedman)曾在2018年6月的一場活動中這麼說,他事後也重申,如果可以在合乎規範的情況下進行ICO,那麼納斯達克也很樂意探索其中的可能性。

而顯然這個可能性已經被納斯達克挖掘出來,據傳,納斯達克已經跟區塊鏈新創Symbiont接洽合作,計劃推出一個更為安全的代幣交易平臺,來作為更安全的資金募集方式,這個方式叫做STO (Security token offerings),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符合美國證券法規範,可以看做是合法化的ICO。

STO指的是“證券型代幣發行”,可以在合法的監管體系(例如美國SEC)下公開發行代幣。以美國為例,目前所有的融資類金融活動都在SEC管轄內,如果要融資一般有兩種方法,一個是IPO、一個是在監管下的私募,而加密貨幣、ICO、智能合約的出現,讓私募股權投資模式更加開放、民主。

解決割韭菜亂象,納斯達克要推合法版ICO平臺?

納斯達克(NASDAQ )計劃將推出一個新交易平臺,以STO(證券型代幣發行)這種類似ICO的方法發幣,來作為一種募集資金的方式。

符合監管規範,STO將成募集資金新趨勢?

基本上,STO的核心就是要符合SEC的監管要求,必須要有有形資產為基礎,像是一幅名畫、一家公司、房地產,甚至是知識產權的股票都能作為資產,且必須歷經一連串的審查,包括團隊背景調查、反洗錢調查、資產調查等等,跟一般企業進行IPO流程類似。

證券型代幣會受到監管單位的監管,投資人不用再擔心受騙,只需要像買股票一樣關注公司本身的成功與否就行,且證券代幣是基於區塊鏈,通過分佈式節點來運行,而非由單一個機構控制股票和結算交易,少了中心化機構的參與,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證券的結算和轉移將更可靠。

在加密貨幣市場低迷之際,新的形態也正在萌芽,隨著ICO逐步納入法律監管,符合監管規範將成必要考量,STO被許多人認為是IPO的2.0版本,或許將成為未來區塊鏈公司募集資金的新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