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影视步入转型周期点,工业化模式竟成最大bug!

文 | 狐狸勋

之前,鹦鹉君调侃说今年的剧集市场恐怕是一门“玄学”,倾耳戴目的都扑街了,不以为然的反而都爆了,如今国庆档的电影市场也加入了“玄学”行列。

原本被观众寄予厚望,有望成为国庆档票房冠军的开心麻花又一新作《李茶的姑妈》不及预期,相反,起初被观众忽视的港片《无双》却凭借口碑发酵逆袭而上,坐稳今年国庆档头号种子的席位。

全球影视步入转型周期点,工业化模式竟成最大bug!

不少人称,《无双》的成功代表了传统港片的再度崛起,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前几天,鹦鹉君对于《无双》的成功已经做过解读,《反转的《无双》和被低估的中国观众》(点击蓝字阅读)“《无双》成在坚守与创新并举,既保留了传统港片节奏、场面上的精彩,又寓新于旧,为警匪题材找到了新的可能。”可见,《无双》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港片。

其次,《无双》之外大家都忽视了近期的另一部港片《黄金兄弟》,该片由郑伊健、陈小春、谢天华、钱嘉乐等《古惑仔》原班人马主演,上映20天票房只拿到了3.15亿。

全球影视步入转型周期点,工业化模式竟成最大bug!

曾几何时,香港电影在内地市场叱诧风云,几乎占据着80%的市场份额,而近两年却江河日下落寞不堪,每个人都在思考,明明与黄金时期的题材、内容均无太大差异,为何就是不好看了?

《无双》的成功无疑给了我们答案。一、时代变了、观众变了、口味变了;二、香港、好莱坞等代表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已弊病丛生。

影视工业化,工业化什么?

2018年,“工业化”成为国内影视行业的热词。4月北京国际电影节将“工业化”作为主要议题刚讨论完,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这个名词又被提起。

确实,随着国内影视市场的不断发展,在优质的文化资源、庞大的市场潜力间,缺少一套成熟流畅完整的工业化操作体系,包括产业链每个支线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技能,以及制片体系的规则、流程制度、工具的建立、完善和提高等等。

影视工业化的存在与否,就像是一次有计划的行动和一次无意识的冒险。

完善的工业化流程和体系能够帮助内容生产过程更加规范有序,在保证基本质量的同时,又能充分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所期望的利益回报。

全球影视步入转型周期点,工业化模式竟成最大bug!

但是,在不断强调影视作品是高标准高要求、高技术高规格的工业产品时,我们似乎忽略了影视的本质——艺术,影视是熔铸独特思维和审美创造的艺术作品,电影更属于九大艺术范畴。

而工业化模式所追求的往往不是审美的创新和艺术的价值突破,而是满足商业化、娱乐化的稳定,打造出一套可复制粘贴的成功模式。

凭借这种创作模式,固然能在一段时间内坐拥市场,但这种刻板化、流程化的流水线创作模式消磨了影视作品原本应该具备的价值内涵,当观众数十年如一日被同类流水线的工业产品轰炸后,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全球影视步入转型周期点,工业化模式竟成最大bug!

以“草根、警匪、黑帮”为创作套路的香港电影是一个例子,具备“青春、纯爱、虐恋”三大法宝的台湾电视剧是另一个例子,采用“动作、冒险、视觉冲击”模式的好莱坞大片更是其中代表。

根据猫眼数据显示,近三年暑期档进口片上映数量逐年递增,从2016年的16部上涨至2018年的23部,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逐年下降的票房占比,由2016年的32.5%下降至2018年的24.4%,今年则创下近三年暑期档票房成绩的新低。

全球影视步入转型周期点,工业化模式竟成最大bug!

因此,不得不思考——当我们在探讨工业化时,我们在探讨什么?是创造一套可复制粘贴的内容套路模板,还是完善整个影视生产流程、提高人才专业素质。

固然,好莱坞规范、有序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值得国内学习,但需要摒弃的是其在影视创作中制定的模板套路。说白了,流程可以工业化,但文化内容不可。

文化端供给侧改革在即,全球影视步入转型周期点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存压力愈发沉重,需求之下,各类娱乐产品层出不穷。碎片娱乐刷TouTube、抖音、快手,社交吐槽上FaceBook、Twitter、微博,沉浸式参与玩绝地求生、王者荣耀,体验多种人生看各国电影、电视剧。

当娱乐需求不断被更快更充分地满足,人们便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厌倦感,此时娱乐产品若想继续发展只有两个方向,要么创造出更加极致的内容(如《无双》的反转将观众的观影爽感推向高峰),要么从过度娱乐中及时调头,回归被遗忘的文化内涵。

全球影视步入转型周期点,工业化模式竟成最大bug!

在极度娱乐化的环境下,不断被满足后产生空虚感的人们对于深度思考、价值内涵的需求逐渐被唤醒。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摔跤吧爸爸》《完美陌生人》《天才枪手》等具备探讨价值的批片电影能在内地市场打败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面对观众审美消费观的改变,好莱坞、香港等影视工业化发达的国家及地区已经在悄然转舵改道。好莱坞推出了《三块广告牌》《犬之岛》《奇迹男孩》《逃出绝命镇》等电影,香港也推出了《一念无明》《春娇与志明》《踏雪寻梅》《黄金花》《脱皮爸爸》等影片,均凭借深刻的思想价值在市场引起了不小反响。

全球影视步入转型周期点,工业化模式竟成最大bug!

未来,随着观众思想、价值需求的不断提升,影视市场或不可避免地将面临文化消费测改革,过度商业、娱乐的内容市场逐渐缩水,具备思想性、文学性的作品回归,全球影视步入转型周期点。

对于中国来说,强调电影的工业化趋势,并不意味着就要丢弃“手工作坊”的匠心,我们必须意识到,工业化不是程式化,也不是同质化,而是在高度分工的基础上专业化、系统化,工业化也不是强调大场面、大制作、大投资,而是追求从理念到实操再到人才的理想化产业生态。

未来,基于稳定而完整的电影产业链条,创作出兼具工业精度和人性温度的佳作,才是底子弱、起步晚的中国电影长久的发展之道,也是走在前端、面临市场窘境的好莱坞、香港的转舵之法。


影投人 [公众号ID:movieeye]

有眼力、有脑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视内容制片工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