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缸內外洩漏原因分析及處理,全面實用,快收好!

液壓缸廣泛應用於礦山機械液壓設備中,在實際工作中,常常由於密封元件選擇不當或密封結構設計不合理等原因,使密封圈失效,造成內外洩漏,嚴重影響設備的平穩性、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隨著礦山機械的發展,液壓缸的洩漏問題越來越受到設備管理部門和廣大用戶的高度重視。

液壓缸內外洩漏原因分析及處理,全面實用,快收好!

一、液壓缸洩漏的原因

液壓缸的洩漏一般都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產生,其洩漏可分為內洩漏和外洩漏。液壓缸外洩漏可從外觀直接發現,是常見的運行故障,也是影響安全與汙染環境的重要因素。內洩漏則無法直接觀察到,難以作出準確判斷。

1、液壓缸外洩露

  • (1) 缸筒與導向套間漏油

缸筒與導向套之間是靜密封。密封圈質量不好、預壓量不足、刮傷損壞或扭曲變形、缸筒與導向套配合表面加工粗糙等均可造成缸筒與導向套外密封間漏油。

  • (2) 活塞桿與缸蓋配合處漏油

缸蓋與活塞桿之間為動密封。因缸體、缸蓋、活塞桿及活塞加工和裝配不良,或活塞桿彎曲變形,在液壓缸工作時,活塞桿與缸體軸線傾斜,使缸蓋密封圈單邊變形,引起活塞桿與缸蓋配合處的漏油。

  • (3) 活塞桿與導向套間相接觸表面間的漏油

活塞桿與導向套相對運動表面之間的漏油,多數是由於安裝在導向套上的密封圈損壞,及活塞桿表面拉傷而引起漏油。

  • (4) 缸體與缸蓋間漏油

缸蓋處密封圈材質過硬、老化、損傷或重複使用,檢修時將密封件損傷或安裝不良,均會引起漏油。

  • (5) 液壓缸各部件缺陷引起漏油

因缸體和缸蓋有製造缺陷,或導向套有砂眼、氣孔或縮松等鑄造缺陷,在液壓系統的壓力作用下,缺陷逐漸擴大而引起漏油。


2、液壓缸內洩漏

  • (1) 活塞與缸壁之間內洩

活塞與缸壁之間的密封為動密封,如所選用密封元件形式與材質不當、密封安裝部位結構與尺寸不當、安裝不符合要求、密封件損壞或脫落、活塞與活塞桿同軸度不符合要求、工作溫度過高以及液壓油不清潔等,都會引起液壓缸內洩。

  • (2) 活塞桿與活塞間內洩

活塞桿與活塞之間的密封是靜密封,密封槽通常開設在軸上。密封結構設計不當或密封圈選用不當,會引起內洩。

液壓缸內外洩漏原因分析及處理,全面實用,快收好!

、液壓缸洩漏的防治

造成液壓缸洩漏主要有設計、裝配和使用等幾方面因素,只有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才能減少或避免液壓缸洩漏。

  • (1) 防止汙染物進入液壓缸

礦山環境惡劣,空氣中的粉塵含量高,汙染物會通過油箱呼吸孔進入液壓油。

a) 礦山機械液壓設備在運行過程中要保證油箱的空氣濾清器完好,液壓缸缸蓋應裝有防塵密封圈,並保證其完好。

b) 給油箱加油時,加油容器必須專用,保持容器的清潔,防止液壓油被汙染或混用。加新油時,一定要對其進行過濾。

c) 拆卸液壓缸之前,要對液壓缸周圍髒物徹底清理,同時注意修理工具的清潔,防止將汙染物帶入其中。

d) 清潔液壓缸時不能使用棉紗擦拭。

e) 過濾器應定期檢查,發現堵塞或損壞時,應立即更換,保證液壓系統的清潔。

  • (2) 正確安裝密封圈

安裝密封圈時,不要將其拉伸到永久變形的位置,不要用帶稜角的工具,以防劃傷密封圈。可適當給密封圈塗抹潤滑油,以便安裝。

裝配Y形密封圈時,要注意唇口對著來壓方向。Yx形密封圈分為孔用和軸用2種,裝配時要分清是孔用還是軸用。V形密封圈由支承環、密封環和壓環3部分組成,安裝時也應注意方向,即密封環的開口應面向壓力。

液壓缸內外洩漏原因分析及處理,全面實用,快收好!


  • (3) 合理設計和加工密封結構

密封結構設計的好壞,關係到密封的效果和密封圈的壽命。O形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取決於安裝槽尺寸的正確性。

密封圈安裝槽過深,密封圈的壓縮量不夠,起不到密封作用;密封圈安裝槽過淺,會把O形密封圈擠到結合面之間,短時間內不會漏油,時間稍長就會漏油。

  • (4) 控制油溫變化

油溫升高使油液的黏度降低,密封元件加快老化,引起嚴重洩漏。為了提高油箱散熱效果,可以增加油箱的散熱面積。當自然冷卻無法滿足時,需要增設置冷卻器。

  • (5) 應急修復

如果缸筒內產生縱向拉痕,即使更換新密封件,也不能有效地減少洩漏。缸筒內表面磨損嚴重,存在較深的縱向拉痕時,如不能及時更換液壓缸,可採用黏接的方法進行修復。

修復時,先用丙酮溶液清洗缸筒內壁,晾乾後在拉傷處塗上一層黏結劑(樂泰602膠或TG205膠),用工具將膠刮平。待膠與缸筒內壁的金屬表面粘在一起後,再塗一層黏結劑,高出缸筒內壁表面2mm左右,再將膠刮平,使其稍微高出缸筒內表面,固化後用細砂紙打磨表面,使其與缸筒內壁原表面相同。

造成液壓缸洩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全面分析,採取相應的措施,才能減少或避免洩漏,保證礦山設備的正常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