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事記:金沙江堰塞湖下游江水流通順暢 「雙創」活動周來了

一周大事记:金沙江堰塞湖下游江水流通顺畅 “双创”活动周来了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

在上一週裡,咱們四川發生了哪些大事?一起回顧一下吧!

一週·要聞

——金沙江堰塞湖下游江水流通順暢 仍需防範次生災害

一周大事记:金沙江堰塞湖下游江水流通顺畅 “双创”活动周来了

前線指揮部工作人員。(圖片由甘孜州政府新聞辦提供)

在堰塞湖形成2天后,10月13日早上7點30分,據四川省水利廳總工程師梁軍在現場目測,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右岸的攏口被拉開,江水流通順暢。雖然洩洪進程順利,但相距堰塞湖70公里的葉巴灘電站水位高程比平時水位線高出20多米。

根據當前彙總情況,還有一些次生災害需要密切防範,比如部分滑坡體還未落下,以及洩流後對兩岸的沖刷等。接下來將如何具體應對,還將以國家和省上的專家意見為準。

——2018年全國“雙創”活動周啟幕

一周大事记:金沙江堰塞湖下游江水流通顺畅 “双创”活动周来了

李向雨 攝

第四屆全國“雙創”活動周——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主會場活動,於10月9日在成都啟幕,這是全國“雙創”活動周首次將主會場設在中國西部。活動期間,四川省除承辦成都主會場活動外,還將在各市州同步舉行分會場活動,全省各分會場共計舉辦活動216場。

——樂山大佛“體檢” 九曲棧道關閉

樂山大佛胸腹部開裂殘損區域搶救性保護前期研究及勘測工作於10月8日正式啟動。為確保安全,九曲棧道已於當日凌晨暫時封閉,遊客不能通過九曲棧道到佛腳進行參觀,但樂山大佛景區仍正常開放。根據工作進度安排,10月8日至10月25日,將在大佛腿部區域搭建腳手架。此階段,大佛除腿部被遮擋外,其他區域均可正常觀瞻。遊客朋友可在景區佛頭平臺或選擇乘船觀賞大佛。

——《龍泉山東側沱江發展軸總體規劃》初步方案出爐

一周大事记:金沙江堰塞湖下游江水流通顺畅 “双创”活动周来了

近日,記者從成都市規劃局獲悉,《龍泉山東側沱江發展軸總體規劃》初步方案出爐。規劃將以沱江—絳溪河為脈,按照公園城市的理念和目標,著力將龍泉山東側沱江發展軸打造為“世界級品質”的綜合發展軸,支撐“東進”區域形成擁江發展、“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鄉形態。

本次規劃充分借鑑國內外擁江發展城市軸線的規劃建設經驗,將沱江軸線定位為支撐“東進”區域構築“公園城市新畫卷、擁江發展新格局”的核心軸線,並制定了“治水、築景、塑業、立城、聚人”五大規劃策略,形成“1條生態廊道築基底、5核10鎮定格局、8段百景共演繹、500公里綠道串全域”的總體結構。

一週·交通

——2020年四川南向通道計劃鐵路增至7條

10月9日,據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消息,日前《關於暢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開放合作的實施意見》正式明確,到2020年,四川省多路並舉、互聯互通的南向通道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南向通道重點項目基本建成。按照規劃,到2020年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運,南向進出川通道鐵路由4條增至7條,高速公路由8條增至12條。

——成貴鐵路雲貴段正線開始鋪軌

近日,在貴州省畢節市,第一對鋼軌穩穩落在成貴鐵路373公里636米處,標誌著成貴鐵路雲貴段正式開始鋪軌,據瞭解,成貴鐵路預計將在2019年底開通。屆時,成都到貴陽的鐵路旅行時間只需3.5個小時。

——成昆高鐵隧洞打穿地下河山洪湧出?

近日,一條“十月十日,新建設中的成昆高鐵——(喜德縣)則莫段山中高鐵隧洞打穿地下暗河,頃刻波濤洶湧穿洞衝出……”的視頻在微博和朋友圈熱傳。視頻顯示,在一個隧洞工地,山洪突然從隧洞洶湧而出,還衝到了附近停放的車輛,十分驚險。

記者13日從喜德縣公安局獲悉,經查:視頻不是今年發生的,是成昆鐵路複線喜德站建設工程(非高鐵)幾年以前的事情,無人員傷亡。隧道修建打到暗河比較常見,施工方都會設置安全措施。

——成都至宜賓高速500車連撞?四川網警:誇大事實

從9月29日開始,一條“成都至宜賓500車連撞,堪稱世界第一大車禍”的視頻消息在朋友圈和眾多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並呈愈演愈烈之勢。記者核實,該視頻實際上是9月25號13點15分發生在成自瀘高速K99公里附近的一起12車追尾的交通事故,現場無人員傷亡。四川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官方微博“四川網警巡查執法”發佈微博稱,網傳所謂“500車連撞”等用詞純屬誇大事實,博取眼球,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

一週·社會

——八旬老夫妻種出“曇花樹” 午夜香醒夢中人

一周大事记:金沙江堰塞湖下游江水流通顺畅 “双创”活动周来了

10月11日零點時分,金牛區馬鞍東路社區一對八旬老夫妻,看著自己親手栽種的曇花綻放了,笑得樂開了花。文成信、劉承素夫妻倆喜愛養花,他們精心養育了50年的這株巨型曇花樹,高近3米,寬近5米,每年7-10月分兩次開花,花期3-5天,每年開花都在260朵以上,最多一晚開放了68朵。

——84步樓梯 64歲兒子每天背92歲老母親下樓散步

一周大事记:金沙江堰塞湖下游江水流通顺畅 “双创”活动周来了

10日下午2時許,廣元旺蒼縣92歲的譚永珍老人睡醒午覺,她64歲的二兒子吳國元便揹著她下樓,四女兒吳國秀則推著輪椅跟在後面,他們小心翼翼下完84步樓梯後,兄妹二人推著坐在輪椅上的母親開始散步……這一幕,從三月底老人出現偏癱到4月10日出院回家後,每天都在上演。

——達州路面塌陷 一對父子一對夫妻被地陷奪走生命

10月7日下午2點28分,達州市達川區東環南路濟民醫院外的人行道突然發生塌陷,造成4名路人陷落。事故發生後,當地立即展開了緊急救援。9日下午3點40分,經過長達50個小時的救援,在達州路面塌陷中失蹤的父子二人被發現,但均已遇難。加上之前發現的一對新婚夫婦,被陷的4人全部遇難。

——因"教學超前作業量大" 媽媽讓5歲孩子退園回家

鄧蓉一家住在資陽城區,即將5歲的兒子童童此前就讀於一所民辦幼兒園,秋季學期進入大班,目前退學在家。鄧蓉說,“退學的原因是個人認為兒子所在班級教學超前,作業量大,擔心這些會磨滅孩子的天性甚至自信。”

“以前的老師愛帶著孩子們唱歌、跳舞、玩遊戲,寓教於樂。中班下期,換了一個班主任老師。”鄧蓉說,進入大班後,數學涉及遞增遞減、單雙數、數的分解與組合。有時包括手工作業在內,一週作業達到3次。另外,翻看APP上發的教學照片,唱唱跳跳的少了,孩子揹著手學習的多了。通過鄧蓉提供的APP截圖,確有學生家長在APP上曬出作業時留言稱“完成,可還是沒明白”或者“完成,但沒弄明白,從頭到尾都在坐飛機”。

一週·暖新聞

德陽白血病男孩去世 家人捐出12萬剩餘善款

去年年底,12歲的德陽小男孩伍祖霖患上白血病引起德陽廣大市民關注,不少愛心人士加入到捐款的行列,希望他早日回到學校。據瞭解,伍祖霖一家最終收到40萬元左右的善款。

然而,天不遂人願,伍祖霖在今年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不過,他的愛心卻被延續了下來。近日,記者從德陽市教育基金會了解到,伍祖霖的媽媽代女士已將剩下的12萬餘元善款全部捐給了基金會,這筆款項將專門用於德陽市重大疾病學生的救助。

(本文綜合自:人民網四川頻道、四川日報、封面新聞、成都商報、成都日報、四川新聞網等)

用人民的視覺給你不一樣的精彩四川!

人民網四川頻道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