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首次中文完整记录东京审判

首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首次中文完整记录东京审判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也是东京审判宣判70周年。今天上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第一辑)》新书发布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向隆万、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谈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等近30位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学者、历史学家和学术期刊研究专家汇聚上海,围绕《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第一辑)》出版发行、提升东京审判影响力等具体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座谈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承办。

首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首次中文完整记录东京审判

座谈会现场

首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首次中文完整记录东京审判

与会者合影

首次以中文形式完整记录东京审判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

程兆奇 向隆万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是记录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期间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犯罪行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英文版)的翻译版,内容包括法庭成立、立证准备、检方立证、辩方反证、检方反驳辩方反证、辩方再反驳检方反驳、检方最终论告、辩方最终辩论、检方回答、法庭判决的全过程。项目第一辑共10卷,内容以时间顺序排列,包括从1946年5月3日到1946年12月9日共128个庭审日。

1. 东京审判完整记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以中文形式面世,打破语言壁垒、助力中国学者

东京审判规定审判语言为英语和被告语言(即日语),所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仅有英、日文的两种文本。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了英文版80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填补了国内东京审判核心史料文献的空白,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但是语言壁垒使中国读者研究、阅读有所不便;而且简单按照庭审日期顺序展示的记录原文无法让研究者迅速定位、搜寻到想要使用的特定内容,影响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无法使读者对于庭审历程和内容建立整体全面的认识。

因此,2015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东京审判研究中心花大力气组建了20余人的翻译、编校团队,除了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的专家、顾问之外,还有来自国内、美国和加拿大各高校、研究所的法律、历史专家。计划用5-8年的时间,完整地将庭审记录以中文形式整理、译校、出版,成为便于中国读者与研究者阅读、查考的文献,在东京审判研究的世界舞台,助力中国学者的发声。

2.编制“索引”和“导读”,理清脉络,迅速定位,使用便利性超越原档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第一辑)总规模为十卷本,约500万字,历时三年出版。正文部分译成后,由东京审判专家为每卷进行详细的索引编纂,包括人名、地名、事件、机构、文献及其他重要名词。其中仅索引编制的工作就历时一年。

英文版庭审记录原档,是简单按照庭审日期顺序展示内容,查询目录无法让研究者迅速定位、搜寻到想要使用的特定内容,同时也无法使读者对于庭审历程和内容建立整体全面的认识。因此,此次全译本另外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就是在卷首提纲挈领地综述该卷包含的重要时间节点发生的重要庭审事件,对使用者进行导读。使读者迅速建立对于这一历史进程的全面认识并能精准定位研究所需内容。从研究使用的便利性来讲,全译本大大超越了英文、日文的原始记录。

全译本通过对庭审记录的翻译、梳理,使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清晰看到庭审的脉络和历程,包括对日本战犯各个历史时期各项罪行证据的提出、检辩双方的攻防、法庭裁决,以及遗留的值得检讨的问题。其中,最受中国读者关注的对华侵略部分的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南京大屠杀、日本在东北等地的鸦片毒化政策、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历史细节一一呈现。

例如第3、第4卷展现的1946年7-9月针对南京暴行检辩两方举证的部分,详细呈现了金陵大学医院外科医生威尔逊、曾在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工作的许传音、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尚德义、金陵大学历史学教授贝茨、南京圣公会教堂牧师约翰·马吉等十数人的法庭证言,血泪证言字字证实了日军在南京暴行的惨绝人寰。同时,也收录了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约翰·拉贝的信件、时任美国大使馆秘书阿利森致美国大使的信件等外国人士关于南京暴行的证据。

再如第4、第5卷涉及的1946年8-9月的侵占东北检方举证部分中,通过庭审内容详细再现了日本侵略满洲的罪恶计划以及在经济领域侵略中国的情况。时任上海浦东电气公司董事长和经理童受民以及华北钢铁公司筹备委员会执行会长、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陈大受等作为检方证人的证词,充分证实了日本大肆掠夺华北、华中占领区的矿藏资源和电力设施,特别是通过“计划”和“统治”中国东北矿藏、农业、工业与铁路系统,实现其把东北当成日本“工业原料的来源地”与“人口拓展地”,以“加速增强和充实”日本国力,“推进战争”的企图。

除了中国部分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南向、西向侵略的整体思路和计划,包括对美、英、法、苏等各国及其殖民地的军事进攻和经济、文化侵略等。

相信随着全译本整体工程的推进和最终完成,一幅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暴行的完整画卷将会清晰地展露在世人面前。

3.勘误千处,准确性超越原档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规定审判语言为英语和被告语言(即日语)。英文本在审判结束后随国际检察局和法庭事务局档案文献一起移送美国国家档案馆。英国加兰德出版社和美国梅伦出版社分别于1981年和1998年至2006年结集影印出版。日文庭审记录,审判期间也曾由日本政府印制局少量印刷,分发给日本辩护律师和相关人员。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法务省搜集有关战犯审判资料,后曾排印收藏。日本雄松堂据之于1968年影印出版。因远东国际军事审判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与国家最多、开庭时间最长、提出的证据最为浩瀚的审判,任务极为繁冗,错失在所难免,所以不仅英、日文本各自都留下了数量不在少数的讹误,英、日文相互间存在的此有彼无、此详彼略、此是彼非,也所在多有。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以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80卷,约5万面,英文版)作为底本,同时参考日本雄松堂的日文版。翻译英文版本的同时,比对日文版的差异,逐字查核数千例讹错,并进行了校勘。

例如,1946年9月3日庭审记录,桑德斯基助理检察官宣读有关日本在朝鲜逐渐扩大罂粟种植的部分,英文原档误记为“Chosen”,这是对“Choson”的讹误,“Choson”一词是英语对“朝鲜”的异译。再如,1946年12月3日,博格霍夫·穆德检察官宣读日军侵略荷属东印度的证词部分,英文庭审记录多处把外相“东乡(茂德)”误做“东条(英机)”,即英文应为“TOGO”,误做“TOJO”。此外,还对庭审记录原始文献中诸多不易理解之处做了详细注解。

因此,从准确性来讲,此次出版的全译本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英文、日文庭审记录的原始文档。

主编简介

首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首次中文完整记录东京审判

程兆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和东京审判的研究。曾完成“日本南京大屠杀史料研究”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东京审判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日本战犯审判文献征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项目和上海社科重大项目“东京国际军事审判”。著有《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虚构派批判》《歧羊斋史论集》《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等。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首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首次中文完整记录东京审判

向隆万,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教授,名誉主任。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之子,长期关注并研究东京审判,编著有《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东京审判文集》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曾伟伟从现场发回图文报道 | 本期编辑:潘琳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