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师眼中的海外夏令营五大“坑”:动辄数万元,是否值得?

又到一年暑假,近年来,海外夏令营颇受家长追捧,看上去高大上的目的地和行程安排,冠之以“游学”的名号,暗合了家长们对孩子“边学边玩”的期待,虽然价格高昂,但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心理下,仍然成为很多家长的选择。有人说这是花钱让孩子见世面,物有所值,有人说动辄三四万的价格,实在是没有必要。

本文作者原帅老师,是一名有多年美国中小学一线经验的教师,她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为家长们分析海外夏令营那些隐藏的“坑”。

七月初的时候我从北京飞旧金山,登机的时候幸运地免费升到商务舱,因为经济舱已经满了。

我看了看机场的各个角落,几乎都被要出国参加夏令营的中小学生占领了。带队的年轻老师在刷手机,孩子们兴奋地跑来跑去,抑制不住的开心。

这何止是满仓,简直是爆仓。

回来以后我去斯坦福参加AP老师的培训课。整个校园都是举着各种牌子的小学生。

我知道海外夏令营火爆,但是不知道这么火爆。根据《2017-2018年度游学旅行市场报告》估算,中国现有K12阶段(即幼儿园-12年级)人数在1.8亿,其中,游学、夏令营参与比例预计在5%左右,即多达近1000万人次。报告预计,三年内,游学、夏令营在K12阶段孩子中的渗透率有望达到10%以上。越来越多中国家庭青睐去国外参加游学、营地类旅游,2018年预计海外游学的规模达到100万人次,收入超过300亿元。

美国老师眼中的海外夏令营五大“坑”:动辄数万元,是否值得?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外,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图/视觉中国

美国的夏令营有150多年的历史了,一直是海外夏令营最热门的目的地。美国夏令营的专业性和市场的成熟度已无须赘述。但是夏令营平均一个月三四万元的高额费用,是否值得呢?

曾经有一篇题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的朋友圈里疯转。一位企业高管妈妈即使月薪三万,也才勉强能负担孩子一个暑期的花费。其中最大的支出,就是去美国游学。

我在美国教育一线工作了很多年,立志要给家长减负。今天就想提醒大家,夏令营的这五大“坑”,你避开了吗?

1、游学坑

上车睡觉下车照相式吃吃喝喝的游学团,应该叫“只游不学”。很多家长并不富裕,省吃俭用送孩子参加所谓的“精英夏令营”,结果一个月的行程,上课只有四天,还是插班,剩下每天都是参观斯坦福、伯克利、UCLA、金门大桥、星光大道、硅谷公司这些全部免费的项目。花了三四万的钱,只在热门景点前照照相,参观免费的博物馆,和外国的小朋友交个朋友……虚高的价格,助长了海外游学这个市场的野蛮生长。

美国老师眼中的海外夏令营五大“坑”:动辄数万元,是否值得?

(这些景点大多数都没有门票)

美国热门的旅游景点,暑假和国内黄金周一样人山人海。大学暑假也都放假了,参观校园很可能就是花钱排队看人头。这样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叫旅行团,不是夏令营了。

2、上课坑

除了市政府、图书馆、公益组织举办的夏令营,市面上绝大多数夏令营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运作。夏令营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辅导班。商家的主要目的是赚钱,而不是提分。很多国内的家长希望通过夏令营短时间内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不切实际的。而且美国的中小学和夏令营组织方选择的教材往往不一样,和国内的大纲也不一样。

美国老师眼中的海外夏令营五大“坑”:动辄数万元,是否值得?

有一些夏令营打着名校的招牌,其实只是租用哈佛、斯坦福的教室,老师和这些大学一点关系也没有。家长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反复确认师资,不要看见名校就冲动。一定要研究夏令营的课程安排。有些夏令营为了宣传好看,每天都安排各种活动,画画、手工、阅读、户外、游戏等等。每个时段的课程都很短,孩子的学习也是浅尝辄止。这样折腾的夏令营是办给家长看的,不是给孩子学的。

3、老师坑

夏令营的老师不是本校老师!

夏令营的老师不是本校老师!

夏令营的老师不是本校老师!

美国老师眼中的海外夏令营五大“坑”:动辄数万元,是否值得?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很多国内家长想让孩子体验美国名校夏令营,以为夏令营的老师就是平时上课的全职老师。这点是不大可能的。老师最大的福利是什么?就是寒暑假啊!所以本校的全职老师夏天留下来继续上课的很少。大多数老师暑假都带自己孩子旅游去了。

通常学校的夏令营有两种运营模式。一种会把夏令营外包给夏令营公司,还有的学校是自己的团队运营招聘夏令营的老师,本校的老师和夏令营的老师一起合作。夏令营的老师大多比较年轻有活力,很多还是教育系的在校大学生,夏令营是暑期兼职。 这些老师并不是说不好,只是家长不要以为打着硅谷名校Harker、伯克利的夏令营,就一定是学校自己的老师来上课。

4、语言坑

很多家长送孩子来海外参加夏令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说英语。但是现在,至少在加州,几乎所有热门的夏令营都有很多中国孩子。有些编程、奥数、英语等课程,本身海外华裔来上的就多,再加上国内来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几乎全是说中文的,并没有得到很多说英语的机会。

还有些学生英语语言不过关,跟不上进度,夏令营会提供中文志愿者当翻译。这都是家长没有预料到的。

美国老师眼中的海外夏令营五大“坑”:动辄数万元,是否值得?

另外,因为国内来的小朋友实在太多,很多寄宿家庭和酒店也被国内来的学生预定满了,在生活中也少了很多说英语的机会。

其实语言的习得必须是一个持续的、能够实际应用到生活中的过程。想靠夏令营这短短的一两个月来让英语突飞猛进,是不现实的。

5、监管坑

目前游学夏令营的市场上鱼龙混杂,各种学校培训机构中介和民间组织都有。喊出的宣传语更是信口开河,夸大其词。“小学生对话名校校长”原来是和海外中介咨询;“国际领袖夏令营”原来是去科技公司拍照;“世界小公民大联谊”原来是中国各个城市的小公民住在一个房子等等。

市场混乱缺乏监管,尤其在教育功利化和利益的趋势下,夏令营越来越火,甚至有“暑假不推一年白推”的说法。一些家长盲目跟风攀比,宁肯自己省钱也要赶时髦。很多游学夏令营机构就是利用了家长给孩子花钱再多也心甘情愿的心理,漫天要价,名不符实。

美国老师眼中的海外夏令营五大“坑”:动辄数万元,是否值得?

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开心,夏令营就值得。其实夏令营只是短期的活动,没有衡量标准去检测孩子的学习成果。而越小的孩子,就越容易开心,越喜欢老师。但真正有价值的夏令营,一定会让孩子在开心之余,有更多的收获和反思。

有行业报告显示,中国游学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14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近400亿元,这个庞大的市场迫切需要更专业和更严格的监督管理,让信息更加透明,价格更加合理。

我始终相信,一个有家长陪伴和引导的暑假,无论在哪里,让孩子在充分放松休息之余,适当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事

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开心,夏令营就值得。其实夏令营只是短期的活动,没有衡量标准去检测孩子的学习成果。而越小的孩子,就越容易开心,越喜欢老师。但真正有价值的夏令营,一定会让孩子在开心之余,有更多的收获和反思。

有行业报告显示,中国游学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14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近400亿元,这个庞大的市场迫切需要更专业和更严格的监督管理,让信息更加透明,价格更加合理。

我始终相信,一个有家长陪伴和引导的暑假,无论在哪里,让孩子在充分放松休息之余,适当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