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縣石界河鎮大坪村:深山貧困戶致富記

“我做夢也沒有想到,能趕上這麼多的好政策,被評為低保戶,有了慢性病卡,報銷的比例高,媳婦化療幾乎不用掏錢。”西峽縣石界河鎮大坪村貧困群眾王運祥激動地說。

今年55歲的王運祥,缺乏致富門路,雖然勤勞肯幹,但是日子還是過得十分困難。自妻子生病之後,王運祥就成了“大忙人”,醫院與家一趟近400裡,為了省錢他硬是騎著摩托車兩頭跑。一邊照顧家裡的殘疾兒子,一邊籌錢為妻子治病,家庭的重擔猶如一座大山,壓得王運祥喘不過氣來。“王運祥這個名字飽含了對好運的期待,但他大半輩子,卻一直深陷在疾病和貧困的泥潭中,‘好運’對他來說是遙不可及。”提起王運祥,大坪村支部書記馬連傑連連感慨。

正當王運祥絕望無助之時,扶貧的春風吹綠了乾枯的山村。2016年,經過群眾評選、逐級審核,王運祥家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縣鎮兩級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兒子申辦了殘疾證,妻子辦理了慢性病卡,夫妻二人被評為低保對象,駐村工作隊還為王運祥申請了公益崗位,爭取了到戶增收項目,加入了西峽縣大農發菌果藥專業合作社,扶貧的政策“紅包”接踵而至。王運祥暗下決心:“黨和政府對我這麼好,我一定要好好幹,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讓全家人都過上好日子。”

在駐村工作隊的指導下,2017年一開春,王運祥就張羅著種植9000袋袋料香菇,又繁育150多穴天麻,還經營100餘株山茱萸。不僅如此,王運祥還利用農閒時間,一有空就上山採藥,一年下來收入5萬多元。

看著空空如也的腰包慢慢鼓了起來,王運祥深有感觸地說:“是黨和政府給我帶來了好運,讓我重新點燃了生活的希望。如今俺家的光景好了,我要去幫助比我更困難的人們,把黨和政府給我的好運,一家一家地傳遞下去,讓他們的日子都慢慢好起來……”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李佩佩 通訊員 李春鋒 羅小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