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基金會助力時裝業「可循環」

消費主義的盛行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對物質產品毫無必要的更新換代、隨意拋棄仍然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等等。這些行為造成了各種資源毫無必要的消耗,在服裝行業,問題尤為嚴重。


H&M基金會助力時裝業“可循環”


(左起)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行政總裁葛儀文先生、H&M 基金會創新負責人Erik Bang、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主席李乃熺博士、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龍達紡織有限公司董事及行政總裁陳永安先生,聯同南豐作坊聯席總監陳浩揚先生攜手為南豐紗廠內的G2G服裝循環回收再造系統投入服務主持開幕典禮


香港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紡織品,僅2016年就有超過12萬噸的滌棉混紡廢棄紡織品被送到堆填區,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區,如何處理廢棄的紡織品、減少資源浪費就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H&M基金會助力時裝業“可循環”


(左起)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左二)及龍達紡織有限公司主席曹惠婷女士(右二)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左一)及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主席李乃熺博士(右一)陪同下,為龍達環保紗廠開幕擔任主禮嘉賓


滌棉混紡織物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紡織物面料,但此前一直無法進行回收。2018年9月3日,一座全新工業設施“服裝循環回收再造系統”在新香港南豐紗廠正式投入運營,該設施使用水熱反應處理方法來回收棉和聚酯纖維混紡,可以將其轉換成新的纖維,再用於生產紗線、布料和服裝等紡織品,成功實現“轉廢為材”,讓滌棉混紡衣物的可循環再利用成為可能。這一設施是H&M基金會、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和龍達紡織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的成果。

H&M基金會助力時裝業“可循環”

服裝循環回收再造系統是一條裝備了嶄新技術的生產線,可把舊衣服再造成全新衣物


此外,“服裝循環回收再造系統”配套的再生服裝零售店也同時開業,消費者可以將他們不再需要的衣物帶來,現場體驗衣服循環的過程,選擇心儀的款式,再造成全新的服裝帶回家中。在小型“服裝循環回收再造系統”零售店內,消費者可以看到一個“閉環”的紡織品回收系統。這個系統展示了一件廢棄的衣服變成一件全新的紡織品的過程,包括了消毒、切碎、開鬆、混合、梳理、紡紗到針織的步驟。通過零售店的形式演繹紡織物的回收再造過程,能夠令消費者更容易瞭解這個衣物循環系統,有助提升大眾的環保意識。


H&M基金會助力時裝業“可循環”

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與其他嘉賓瞭解店內的G2G服裝循環回收再造系統運作


非營利機構H&M基金會由H&M集團的創辦人和主要所有人史蒂芬·佩爾森(Stefan Persson)家族進行資助。自2013年以來,該家族已向H&M基金會捐贈了約10億人民幣。H&M基金會通過與全球各地的組織機構合作,希望能夠加快針對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進度。其主要關注四大領域:教育、水資源、公平與平等以及環境。


H&M基金會創新負責人埃裡克·邦(Erik Bang)表示:“眼見為實,當消費者親眼看到無法再穿的衣服也能變成寶貴資源的時候,他們就從心裡對舊衣回收有了認可,也認識到自己的舉動所能夠帶來的影響。在地球環境安全界線之內,這是時裝行業向前邁進的一大步。我們向整個行業無償提供這一技術,當該項技術得到大規模應用的時候,其將大大降低行業對有限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與此同時,時裝行業也將以更可持續的方式為全球越來越龐大的人口提供服裝。”


H&M基金會助力時裝業“可循環”


“服裝循環回收再造系統”的建立旨在邀請全球各時裝品牌與利益相關者瞭解和檢驗這項技術,並在自身的業務流程進行使用。對此,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則表示:“對於特區政府來說,這個項目有多重政策意義:它既實踐環保回收、善用科技創新,也為本港紡織業增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