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追风逐日 打造新能源之都

288位行业翘楚齐聚一堂、40场学术报告密集发布,“国字号”盛会——“2018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10月12日在阜新市圆满落幕。

阜新是国内最早成功开发、首个商业化利用煤层气的城市。作为煤层气的“老家”,阜新新能源版图不断拓展:油气勘探开发频频提速,“风光产业”异军突起,探索出一条传统能源建市、新能源兴市,由黑变绿的发展新路。

阜新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发展注入新能源,增添新动力。

煤层气商业开发始于阜新

2018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煤层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是煤层气产业界的年度盛会。研讨会为期3天,专家学者及业界精英贡献了40篇学术报告,实地考察了阜新宏地勘新能源有限公司煤层气项目、大唐煤制天然气项目和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

站在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广场上,身边是一排排太阳能路灯,眼前是阜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巨大的冷却塔,几公里外是富含油气资源的阜新盆地,远处的高山之巅,风车转个不停。此情此景,浓缩了阜新百年能源变迁史。

刘家区,位于阜新市海州区韩家店镇,是阜新盆地王营子矿区与五龙矿区之间的三角地带,也是国内煤层气开发利用滥觞之地,宏地勘的31座“磕头机”散布在刘家区5平方公里地域内。2002年10月1日,宏地勘向居民试供气,2003年3月1日正式供气,成为国内第一家商业开发煤层气的公司,也是业内首家实现赢利的企业。目前,宏地勘日供气量3万立方米,十余年间累计供气1.71亿立方米,阜新市10万户居民、80%的出租车以及部分工业企业使用煤层气,每年减少1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油气勘探捷报频传

在宏地勘公司技术顾问陈兆山看来,由浅山丘陵围合而成、绵延50公里的阜新盆地是一个聚宝盆。60多年来,阜新盆地累计贡献煤炭7亿吨,发电2000多亿千瓦时。这些煤如果用载重60吨的卡车装载,可绕地球5周。

阜新盆地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后,阜新市开启由黑变绿新征程。去年以来,油气资源勘探捷报频传:阜页1井经压裂放喷顺利产气,日产气量最高达1000立方米;辽阜地2井在不到1000米深的地层,钻获日产超过15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勘探结果表明,阜新是我省两大气田之一,地质资源量1.2万亿立方米,技术可采资源量1800亿立方米。储量巨大带来广阔的开发前景:解决1.5万人就业,拉动钢铁、水泥、化工、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相关行业发展。

去年以来,页岩气勘探开发被列为全市三大牵动项目之一,成为“产业重塑、优势再创”的重点方向。目前推进的4口页岩气井和两口油气试验井在目的层均有良好的油气显示,其中阜页1井探明的产气层厚度达955米。仅刘家区一地页岩气资源量就高达87亿立方米,按照每户家庭一个月使用30立方米计算,够2400万户家庭使用一年。

风电和光伏产业很“风光”

“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六个月”。阜新盆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过渡带,地处“三北”风带,是风、光资源丰富的宝地。风力发电小时数最高达3000小时,光伏发电小时数最高达1900小时,均排在全省首位。

2001年,阜新市转型大幕开启。也是在这一年,竖起全市第一个测风塔。2006年以来, 14家央企纷至沓来,形成百花齐放、追风逐日新能源建设高潮。

华能高山子风电场位于新邱区长营子镇,始建于2007年,是阜新最早建设的风电项目之一,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站在10号风机西侧的观景崖极目远望,丁香岭、莲花峰形态各异,67台白色风车沿山脊错落分布,在松林映衬下格外醒目,叶片随风舞动,尽显力量与韵律之美,这里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