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ingData:從客戶體驗到客戶經營,電子銀行的數據增長之路

近日,“科技重構金融未來”——中國電子銀行聯合宣傳年2018貴陽高峰論壇順利舉行,貴陽市政府、近百家銀行相關部門領導、金融科技企業和學術專家共計約150餘人參會。TalkingData首席金融行業專家鮑忠鐵出席本次論壇,並就數字時代下的電子銀行、從客戶體驗到客戶經營以及數據增長工具和案例三個方面分享了關於電子銀行的數據增長之路的思考。

TalkingData:從客戶體驗到客戶經營,電子銀行的數據增長之路

TalkingData首席金融行業專家 鮑忠鐵

在過去的幾年中,國內電子銀行的產品功能和用戶體驗日漸趨同,從應用商店的評分看,差距不大。TalkingData移動數據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移動智能終端用戶平均安裝與平均每日打開應用款數已持續兩年出現下滑,平均每天打開的應用款數從24.6降為20,手機流量向頭部APP遷移。線上流量成本過高,獲客告別野蠻增長時代,移動互聯網已進入了存量經營的時代。

手機銀行如何定位?是線上渠道還是線上網點?鮑忠鐵認為,中國手機銀行出現時定位為渠道,為客戶提供移動金融服務,而在未來它將轉向線上經營場所,其數據運營能力需要向互聯網頭部APP學習。互聯網產品講究三分產品、七分運營,手機銀行的運營工具和運營能力均需要提升。

麥肯錫在其分析報告中提出了銀行應具備的五種數字化能力,即數據驅動的數字化洞察力、一體化的客戶體驗、數字化營銷、數字化運營以及下一代技術。其中數字化運營能力及數字化營銷能力是電子銀行需要高度重視的兩大能力,也是所有手機銀行應該重視和投入資源的方面。如何從數據中發現商業機會,找到營銷點、找到場景?銀行需要利用營銷提高數字化轉化率,手機銀行不僅僅需要服務固有客戶,也要作為一個網點去吸引其他客戶。

對於電子銀行未來的發展,鮑忠鐵指出,電子銀行未來的發展需要從客戶體驗逐步轉為客戶經營。在確保產品體驗和功能不落後行業的前提下,逐步建立數字化運營體系,將重點轉向客戶經營。通過數字化運營體系的建立來提升客戶活躍度、滿意度、單個客戶的價值,並建立數字運營閉環。

數據驅動增長的目標,是在所有的營銷活動和業務運營中,找到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方式。數據增長和精準營銷也有所不同,精準營銷偏向於客戶的獲取,在廣告界更為常用;而數據增長關注的是整個用戶生命週期,強調量化結果、優化產品、傳播產品、數據驅動業務增長。鮑忠鐵認為,要實現數據增長的理論目標,需具備三項基礎:理論方法、工具平臺、團隊。先從理論方法入手,增長理論包括北極星指標、增長模型、用戶心理學、增長流程。二是數據分析工具,支持增長需要平臺,數據中轉時需要數據分析工具,包括了指標體系、統計分析、漏斗分析、趨勢分析。最為關鍵和核心的是要進行數據實驗。

有關數據增長營銷中臺的建設,營銷中臺上層是業務需求,比如財富管理人群、流失客戶預警以及潛在高價值客戶的尋找、促活、轉化,這些都是業務需求,需要事件營銷場景去支持。在很多傳統的金融企業、特別是電子銀行裡缺少這樣的營銷中臺,而更多隻有數據中臺。TalkingData針對數據增長的理論和框架推出了AE系列產品,目標是打造與互聯網企業具有同樣領先能力的運營中臺,目前已經迭代到了最新的5.0版本。

AE 5.0具有基礎分析、行為分析、精細分析、用戶洞察和人群細分幾大功能,所有功能都是為了支撐客戶體驗優化,包括產品迭代和數據資產變現。AE 5.0的一大特點就是可以無碼埋點、零動分析,所有的埋點都可以自動化操作,對線下網點分析、線下活動、線下網點開設都有指導作用。

最後,鮑忠鐵還分享了一個實際案例,某銀行與TalkingData合作,將行內的數據與TalkingData的數據打通,通過篩選、建模形成用戶畫像,對不同人群進行精準營銷。與以往粗獷式營銷相比,不僅降低了成本支出,還保障了營銷運營成本風險的可控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