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不止有世界盃,還有你不太熟悉的端午龍舟賽

端午節來了!今年的端午有點不太一樣:撞上了父親節,趕上了世界盃~~哇哇哇,這個端午可真是熱鬧非凡。

被稱為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比較熱鬧的一個節日。

話說南北地區過節方式也大不一樣,從習俗到文化再到飲食,各有千秋:

飲食上——南吃鹹粽,北吃甜粽(話說為了屈原的遺體在汨羅江中可以安好,百姓們紛紛把粽子投入江中。然後,魚兒就為到底該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打了起來…甜鹹是大事,能不瞎鬧嗎!)

習俗上——北有踏柳吟詩,南有龍舟競渡。

...

說到龍舟競渡,那可謂是端午節裡的重頭戲,如果生活在南方的小朋友,這樣的活動比較常見;可是生活在北方的小朋友,似乎還比較陌生。

那爸媽到底該怎麼跟孩子們講解賽龍舟呢?(老爸心裡碎碎念:作為孩子心中的百科全書,此刻決不能掉鏈子~)

這樣吧!先和寶貝來聽一個《漢字奇遇》裡

字的音頻,會有助於他/她更好地瞭解這個習俗活動,稍後咱們再娓娓道來。

龍舟

聽音頻我們得知,原來舟是船的意思。那麼龍舟則是船上畫著龍的形狀或做成龍的形狀的船

再一起看下面這張字的字卡,孩子對“龍舟”的概念就稍微清晰些了。

這個夏天不止有世界盃,還有你不太熟悉的端午龍舟賽

△ 圖片來自《漢字奇遇》識字卡

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賽龍舟時,參賽選手在船上賣力,觀賽群眾在岸邊鼓勁,一派興高采烈!

龍舟長什麼樣?

龍舟大小不一,橈(ráo)手人數不一。一般呈狹長、細窄狀;船頭用來裝飾龍頭,船尾裝飾龍尾。

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扎的)。

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

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

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

廣西南寧

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

湖南汨羅市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

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

作為龍舟故里,湖南汨縣羅的龍舟賽當仁不讓是最讚的。號子震天,龍旗飄舞,千帆競發,氣勢恢宏。

為什麼要賽龍舟

賽龍舟又稱龍舟競渡、“劃龍船”,“龍船賽會”等,在中國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個夏天不止有世界盃,還有你不太熟悉的端午龍舟賽

而賽龍舟的起源眾說紛紜——

一說紀念屈原(此說廣為傳頌):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二說是紀念吳國大將伍子胥,三說與越王勾踐有關,民間莫衷一是。

賽龍舟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視,它最早當應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各地習俗有什麼不同

廣東龍舟,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大致的過程是這樣的:→在端午前從水下起出祭過南海神→安上龍頭、龍尾→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

湖南汨羅縣,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

這個夏天不止有世界盃,還有你不太熟悉的端午龍舟賽

湖北秭歸(即屈原家鄉),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注:“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

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說她下江尋找父屍。

蘇州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

賽龍舟的演變過程

“龍舟競渡”是在戰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戰國時期,人們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當時的龍舟競渡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龍舟競賽作為一項水上運動,經歷了功利性、紀念性和競技性三種基本形態

功利型的龍舟競渡——從時間上講,大致在先秦。當時的先民在水上捕撈、渡水勞動,特別是在水患中的逃命、救人和水上爭鬥中,爭相競渡。

這個夏天不止有世界盃,還有你不太熟悉的端午龍舟賽

紀念型的龍舟競渡——形成於漢魏六朝,延續至今。端午競渡這一民俗多集中在“紀念屈原”這個具有凝聚力的主題上。

競技型龍舟競渡——形成於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其發展可追溯至1976年舉行的香港龍舟邀請賽,此後,龍舟競賽成為現代體育項目,熱潮席捲全球30多個國家。在國際上,龍舟運動基本上是一種競技型的體育項目。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

2010年5月18日,文化部公佈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湖南省沅陵縣,廣東省東莞市萬江區,貴州省銅仁市、鎮遠縣聯合申報的“賽龍舟”入選,列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項目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和娛樂活動了,它更能體現人們心中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

所以,如果你生活在南方,趁著端午佳節和孩子去觀賞一場龍舟賽吧,體會一下賽龍舟的刺激才可以有更加濃厚過節的感覺哦;再普及一段帶感的龍舟競渡歷史,相信你百分百會收穫孩子崇拜的小眼神!

如果你生活在北方,雖然難以觀看龍舟賽,也沒關係,打開我們好看好玩好聽的兒童識字國學啟蒙卡牌《漢字奇遇》識字盒找到舟字,和孩子講一個有關端午節的古老故事吧。

這個夏天不止有世界盃,還有你不太熟悉的端午龍舟賽

△星球君實在按捺不住內心湧動的一股小驕傲——瞧這封面有沒有覺得很眼熟?沒錯!《漢字奇遇》選用的就是字卡里舟字這副畫,古韻十足有木有~~

端午佳節,無論你是選擇各處遊玩,還是在家裡自娛自樂,享受這段親子時光,和孩子一起來挖掘這份粽香深處的文化記憶吧。

配圖 | 除特殊標註外皆來自視覺中國

相關閱讀

這個夏天不止有世界盃,還有你不太熟悉的端午龍舟賽

大小星球是北京章魚愛學教育科技公司旗下的創新兒童教育品牌,以主動式學習為核心教育理念,專注0-8歲兒童啟蒙教育,旨在用專業度和創造力為兒童設計高水準、有審美、有趣的互動教育產品,為教育從業者和家長打造優質的線上線下教育課程和分享社區;為中國親子家庭提供創新美好的文教生活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