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山西人打開端午節的正確方式?了解一下

「端午」山西人打開端午節的正確方式?瞭解一下

記憶裡端午節總是瀰漫著清香的味道

浪漫主義詩人屈原也重新被人們提起

艾葉、香包、百索、蜜粽、龍舟

都是端午節缺一不可的歡樂元素

「端午」山西人打開端午節的正確方式?瞭解一下

每年每年大家都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呢

如果你找不到打開端午節的正確方式

不如看看在山西社會人過端午的樣子

睜開你的小眼睛,快點盯住老師哦

「端午」山西人打開端午節的正確方式?瞭解一下

「端午」山西人打開端午節的正確方式?瞭解一下

/ 門懸艾,貼老虎 /

民間有諺語:“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逢端午節,人們都會起個大早,將早就準備好的艾條插於門上,懸於堂中。

除了要懸艾,同時還要在門額上貼老虎圖案,這種老虎俗稱“艾虎”,同樣有“辟邪”的效用。

「端午」山西人打開端午節的正確方式?瞭解一下

/ 包粽子,喝雄黃酒 /

端午怎麼能少得了粽子呢?最大的樂趣不在吃而在包。

用上好的黏米將圍好的葦葉填滿,再用馬蘭葉三下五下捆得結結實實,真真“包得跟個粽子似的”。

雄黃是一種藥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大人們除了會飲用雄黃酒,還會沾了雄黃酒在小孩的腦門上畫上一個十字,以求辟邪。

「端午」山西人打開端午節的正確方式?瞭解一下

/ 掛香包,系百索 /

端午那天,我們能看見幼童身上都掛著一個或是青蛙、老虎或是草料、香料袋子樣式的香包。

青蛙、老虎的香包用於辟邪,草料、香料的香包可以祈求孩子聰明伶俐。

百索就是五色絲線擰成手繩,大人會在孩子還在早睡的時候就給孩子戴在手腕腳腕上,等到第一次下雨的時候,再將手繩解下來一股腦扔到河裡去。

「端午」山西人打開端午節的正確方式?瞭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