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出不「娘炮」的男孩?美國家庭這樣做

《開學第一課》在家長圈裡炸了雷,和孩子看了15分鐘的廣告也就忍了,讓家長們難以接受的是幾位“雌雄莫辨”的明星成了孩子們的“榜樣”。

家長們不懂:為什麼開學第一課要用明星“站臺”?為什麼現在的男明星都是如此“畫風”?

為《開學第一課》助力的小鮮肉們被戲稱為“娘炮的第一課”,不光是他們。現在很多年輕的“流量”男明星,越來越呈現“娘化”趨勢,眼影、口紅、粉底,比很多女孩子都妝容精緻,自拍的美顏濾鏡一開,確實“雌雄莫辨”。


如何養出不“娘炮”的男孩?美國家庭這樣做

開學第一課


對此現象,不少家長擔憂:這會給我的孩子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

就連向來嚴肅的《半月談》都忍不住發話了,發文《“娘炮”之風當休矣》。文中寫到:“當下流行的‘娘炮風’,是一種刻意強化並扭曲呈現的‘人設’;“開放多元的社會,審美自可參差多態,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應有度,越過底線就會走向反面——不是審美,而是‘審醜’。”

不知從何時起,青少年追捧的小鮮肉明星們開啟了嫵媚、陰柔模式,曾經備受70、80後喜愛的鐵骨錚錚、爺們兒形象的男性形象已經顯得有些落伍。在開放多元的社會對美的定義確實應該兼容幷包,我們應該尊重孩子對美的選擇。只是作為家長實在不解,“娘炮”這股風氣究竟會對我們的孩子怎樣的影響?小鮮肉明星們會不會把我們的孩子“帶偏”?或者真如網上段子講的那樣“少年娘則國家娘?”

其實,在美國也有類似“娘炮”的說法,比如英語中的sissy、Nancy Boy都有男性偏女性化的意思,不過在美國這幾年,無論是看他們的娛樂圈還是親身接觸身邊成長起來的男孩子, “Nancy Boy”們也只是口頭玩笑或青少年的鬥嘴中居多,現實生活中還真是少見“娘炮”。在美國,無論是上一輩的家長還是這一代的青少年,喜歡的男性形象百年不變:健碩、陽剛、熱愛運動的肌肉男。

常聽老一輩的人說,現在的男孩子越來越嬌氣、柔弱了。為什麼美國人在養育男孩兒方面沒有“跑偏”,他們的男孩長大後更“爺們兒”、“有男人味兒”?


如何養出不“娘炮”的男孩?美國家庭這樣做

美國偏愛健碩、陽剛、熱愛運動的肌肉男


首先,當然是兩國家庭結構的不同。

物以稀為貴,國內大多家庭模式是父母加上兩方長輩共4-6人,當這些人只有一個孩子可以寵愛時,男性特有的一些品性特徵就會被弱化。

在美國很少有家庭只生一個孩子,非獨生子女家庭促成家長的男孩有自己必須的責任與承擔。我不少美國朋友的兒子,在四歲時會幫家長照看弟妹、做家務賺零用錢,但同樣年齡的孩子國內的朋友還需要給孩子追著哄著餵飯。

除了家庭結構不同,整個社會對磨礪孩子性格與意志所提供的資源也大不相同。

喜歡看美劇的朋友應該常聽到“童子軍”這個詞,影視劇裡的男主角常以是一名童子軍而驕傲。美國童子軍(The Boy Scouts of America,簡稱BSA)是20世紀初美國成立的一個民間組織,希望能夠通過一系列野外訓練和活動把美國人認為的重要價值觀——如自尊、公民意識及生存技能傳授給少年兒童。


如何養出不“娘炮”的男孩?美國家庭這樣做

美國童子軍(The Boy Scouts of America,簡稱BSA)


BSA是美國文化中眾所周知的事物。在登上月球的12名宇航員中,就有11名曾是是童子軍成員;美國前總統福特曾說過:“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如果沒有童子軍精神,我不會成為一名好運動員,不可能成為一名好的海軍軍官,也不可能成為一名好的參議員,更不可能成為一名隨時都能做好一切準備的總統。”

最小的幼童軍活動從6歲就開始了,今年夏天朋友的兒子Ken就參加了幼童童子軍活動,包括團隊做遊戲、猜謎、做手工、有限距離內的出遊或巡迴露營;Ken的哥哥曾在10歲時也參加少年童子軍的活動,項目包括地理、藝術、運動、工程、林業、旅遊等20項,還需要自己“幹活”籌錢去購買童子軍的制服。兩個孩子的獨立性和成熟度遠超同齡人。

想想我們的孩子6歲時在幹什麼?家長陪著做作業、出門爺爺奶奶幫忙背書包、參加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卻很少在性格、意志、團隊合作方面得到鍛鍊。

當然,上述兩點現象有其歷史原因,身為家長我們能做的有限。不過,在如何養育出“正常”畫風的男孩這件事上,美國在培養人的方式和態度上有兩點我還是很認可的,對國內的家長也有參考價值。

一,父親務必多多參與孩子的成長。

美國沒有出現“娘文化”很重要的一點與美國家庭中父親育兒的參與度正大幅提高有關。

與中國媽媽們經常抱怨的“喪偶式育兒”相反,美國父親參與育兒的比例較過去20年有了大幅度提升。美國在家工作的爸爸人數在2012年達到了200萬,是1989年的2倍,其中有21%表示他們的動因是為了更多照顧家庭。


如何養出不“娘炮”的男孩?美國家庭這樣做

美國居家父親增幅表


“娘炮”孩子與父親的缺失沒有必然聯繫,但各種研究早已證明,在成長中父親對孩子性格、品性、意志等方面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暢銷育兒書《養育男孩》這本書裡,作者同時也是澳大利亞著名的著名的醫生和心理學家寫到,男孩的成長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0-6歲,是溫柔歲月,這個階段的男孩是屬於母親的,雖然父親在其中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二階段是6-13歲,男孩開始嘗試著做男人,在感興趣和偏愛的活動方面越來越像父親。父親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此時是在兒子心目中樹立英雄形象的關鍵時期;

第三階段是,從14歲到成年,向男人轉變。男孩要完成從幼稚到成熟的轉變,就需要成熟男人的引導,否則兒子就會在同樣無知的同伴身上尋找自我。

可以說,男孩會學習父親的人生態度、會通過觀察父親的行為來學習如何愛別人、會通過觀察父親的行為來學習如何感受一切。

身為父親也許覺得陪伴孩子就是“瘋鬧”,殊不知自己的一切早已對孩子潛移默化。


如何養出不“娘炮”的男孩?美國家庭這樣做

父親的角色很重要


二,幫孩子煉就一顆高包容度的心。

在美國生活越久你越能感受到整個社會對不同群體的包容度非常高。在美國人眼裡一個群體只有cool or uncool這樣的評價,沒有“特殊”、“另類”這樣的標籤。在這種氛圍裡,Nancy boy、sissy、womanish這些詞會慢慢去貶義化,形成一個“中立”的群體。

美國的學校和家庭教育喜歡從小培養孩子這樣一種看法:這個世界是多樣的,人與人是不同的,沒有誰應該被當作特殊去看待(或者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們要做的是接受和共融,而非judge、排斥、輕視。

我曾在游泳時碰到過這樣一件事,有一位美國媽媽帶著十來歲的兒子去游泳,男孩的雙臂被截肢,但蛙泳、蝶泳遊的很好。旁邊一位印度媽媽看到後就誇獎這個女孩,對她媽媽說:“你兒子真棒,他一定付出了很對努力。”男孩的媽媽淡定的說:“遊的好的人都要付出很多努力,我的孩子也只是其中之一。”

她絲毫沒有想要賣慘博得同情、走身殘志堅這種路線,只是把孩子當成普通人一樣去看待,並且希望別人也如此。

在學校,這種“當成普通人一樣去看待”的教育也特別多。最常做的是老師會從小教育學生在職業上不要存在性別差異對待。朋友Bruce的兒子不到兩歲,前兩天Daycare的老師就請來了警察局的警務人員來給小朋友們介紹自己的職業,是一位女警官。


如何養出不“娘炮”的男孩?美國家庭這樣做

女警官、男幼師並不稀有


而在美國的Daycare裡男幼師並不是什麼“稀有品種”,經常能看到醫院裡男護士更是常見。在這樣的教育和環境中,我們眼中的“稀有群體”在孩子那裡也會變得稀鬆平常。

美國標準的陽剛男孩從來不僅僅是熱愛體育、有肌肉、說話聲音粗曠這些表面特徵,在他們看來,即便一個男孩兒外形陰柔、聲音細膩、愛玩洋娃娃,只要他是一個有責任感和社會公德心的人,以及你是不是對各種群體能不帶著有色眼鏡、而是選擇張開雙臂與他們共存共融,這兩點才體現一個男人真正的man pow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