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球合一,以人爲本,和諧進取,這是羽毛球修煉之最高境界!

倘若有一天,我們的技術爐火純青,而體能和力量也不再有上升甚至開始衰減,羽毛球運動對我們的意義將會是什麼呢?僅僅是健身嘛。最近幾天,我試圖詩化羽毛球運動,或者說尋找其中的詩性,——對於需要某種詩性來維持一種活動的靈魂來說,我以為我們的尋找與思考,似乎並不十分的空洞和矯情。

人球合一,以人為本,和諧進取,這是羽毛球修煉之最高境界!

其實我們知道,任何詩性與理性都應該是並存的。羽毛球運動的初始是為了健身,健身需要熱情和堅持,當健身的功能不知不覺退隱的時候,我們更多關注的是這項運動的娛樂性。娛樂是需要技術的。技術的提升是羽毛球這項運動相對漫長的一個過程。很不幸,也許是我們的悟性太高了,也許是這項運動本身真的並不包涵有太多太深的技術含量,——比如其不同於書法或圍棋,彷彿有著無窮無盡的內涵誘使我們永不停歇的去探討和挖掘,——接下來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去尋找其形而上的意義和內涵了。

人球合一,以人為本,和諧進取,這是羽毛球修煉之最高境界!

詩性包含有很多情調和品質,對於羽毛球這項運動來說,至少現在我們還是觸摸到了不少,將有專文敘述,這裡就不去展開細說。而按認識事物一般的邏輯遞進關係,詩性之後我們尋找的應該是它的文化感,哲學意義,以至於最後看看是否能上升到宗教的高度。——詩性、文化、哲學、宗教這四個階段,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精神層面。用有一種把羽毛球運動分為“樂”、“道”、“和”三個階段的說法註釋,即在 “樂”“道”之後,我們對羽毛球的熱愛究竟能或者說要 “和”到哪裡呢?問題的提出本身就很有著不同平常的意義了。我以為,我以為哦呵呵。

人球合一,以人為本,和諧進取,這是羽毛球修煉之最高境界!

國人對武術的研究很多,大致也很夠。李小龍在世的時候,他已經把武術上升到了文化甚至哲學的高度。然而今天,已經有學者開始從宗教的意義上研究武學和李小龍了;圍棋亦是如此。吳清源有一番關於圍棋的話,大意是說:圍棋其實是對《易經》的解說,是古人探索和解釋宇宙規律和自然法則的一種方式。圍棋之道在於自然和諧,就像春播夏長、秋收冬藏一樣,順天應時;而下棋和從事任何事業,都得“練心”,把“心”修煉得沒有雜質了,自然可以擁有一種大智慧。人在擁有一種才能的同時,也就被賦予了一種使命,就是為社會和他人做出應有的貢獻。

人球合一,以人為本,和諧進取,這是羽毛球修煉之最高境界!

關於羽毛球誰又能說出類似一番闢透精彩的話呢?也許你會說羽毛球是一種相對低級的肢體運動形式,那麼武術呢,游泳或者跳水等等呢?其實我們的運動研究專家,無論是在人員數量上、財力投入上、還是課題申報上,對這些項目的研究已經遠遠超過圍棋了。——這裡我有可能誤入歧途了。因為事物究竟還是分類著研究的好。但我想,思考一下總不會被人太過恥笑吧。有就是有,沒有未必就,真的沒有!

人球合一,以人為本,和諧進取,這是羽毛球修煉之最高境界!

上文中提到了圍棋,在這個渴望豐富羽球內涵的閒話之外,還想順便說說圍棋和羽毛球的一點關係。略懂圍棋的朋友都知道,傳統棋道講究“金角銀邊草肚皮”,認為邊角實地是最重要的,相對忽略中腹,但其實圍棋發展到了今天,至關重要的已經不是邊角而是中腹了。“六合之棋,中的精神”,這個話是吳清源新佈局理論的要義,“中是無形的,是大道。圍棋和做人一樣,最終的目的就是接近它。”它者,中也。中者,天也。天者,人之大道也!

人球合一,以人為本,和諧進取,這是羽毛球修煉之最高境界!

從此引申,是否現代羽毛球亦應如此呢?即突破傳統的邊角爭奪,把中心轉移到中腹,多打中路。當然在借鑑圍棋這個發展思路的時候,我們還應該把羽毛球“中”這個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適當深化和擴大,擴深到“人”。“中”即“人”也, “人”亦即“中”也。——中路爭奪之外,還應集中火力打“人”,即多打追身球,多打重複落點。“人”球合一,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和諧進取。此羽球修煉之最高境界,亦未來其發展之必由趨勢也?拋磚引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