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做不好,可能是你“病”了

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会觉得笔者是在哗众取宠。其实不然,我们身边确实有很多人病了:抱怨老板的不公平,抱怨没有遇到伯乐,抱怨没有施展的机会;上班时间无精打采,下班后生龙活虎;面对生活的压力,长期负情绪积累,一副郁郁不得志的神情;注意力再难以集中,导致身体处于疲惫的状态,甚至有些人会患上焦虑症、内分泌紊乱和肠胃疾病等。

工作做不好,可能是你“病”了

我们该怎么治愈这个“病症”?坦白来讲,目标明确、使人感兴趣的工作可以让我们做到全情投入,而意志力量使目标最充足的源泉,它来自于深层价值取向和超越个人利益的目标,只有真正深刻地关心自己所做的事情,认为自己所为真正有意义,人们才有可能做到全情投入,使命感是我们的火种,我们的动力,也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苏珊是一位广告营销专员,她对工作环境大倒苦水,尤其是那位永远不会满意的上司。不论苏珊做出任何成绩,上司都会让她觉得还不够好。苏珊觉得自己渐渐不再投入,工作三心二意,效率极低。沮丧和怨恨消耗了她的精力,而精力地下则导致工作表现大打折扣,表现不好让她的心情更糟。其实,苏珊的问题在于将自己的价值完全交给别人评判。如果她投入精力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取悦老板,结果只会是接二连三的失望。当她将注意力转向内心,挖掘深层价值观,发现自己最看重的是卓越和投入。她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规范行为,心情渐渐好转。虽然身处一个不被认可的环境仍然让她苦恼,但是由于重新专注于工作,她的表现和精神状态有所好转,她决定换一个岗位。两个月后,她调入公司另一个部门,为一位她喜欢的、激励人的上司工作。

工作做不好,可能是你“病”了

“工作让生活变得更好,”乔安·席拉在《工作生涯》中写道,“如果工作的内容是帮助他人、减轻痛苦,让我们变得健康和幸福;或者它能从美感、智力方面丰富内心,改善我们的环境。”很多人因为自己不幸福、缺乏激情,而责怪工作环境,但是工作的本质并不决定意义和激励,工作有时候也是为了得到别人的一种肯定,展示自我,获得自信。所有人都需要通过自身努力将工作场所变成传递和培养深层价值观的土壤,比如指导他人、增加团队凝聚力等,或仅仅是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交流积极想法等等。我们每时每刻做出的微小选择才是衡量生活的真正标准。

工作做不好,可能是你“病”了

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的行动蓝图,选择自己选择的、最喜欢的工作,带着热情、承诺和毅力来做事,现代人的“通病”便可烟消云散。勇敢地迈出脚步,坚定地付出,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收获就在那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