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你揭祕不一樣的朱熹和海瑞:封建士大夫的存天理,滅人慾!

朱熹和海瑞是千古敬仰的大聖賢,一個是南宋時的大儒家、大理學家,《四書章句集註》的編纂者;

朱熹是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是將理學發揚光大,在儒學思想中佔據重要地位的人。這位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能有這麼大的成就,確實是一件讓人敬佩之事。

為你揭秘不一樣的朱熹和海瑞:封建士大夫的存天理,滅人慾!

朱熹提倡“讀經”,張揚“存天理、滅人慾”的禮(理)教,儼然正人君子、聖人模樣。海瑞留下了不少敢於抗爭權貴、為民請命的佳話。海瑞不僅為老百姓鼓與呼,而且一生清正廉明,堪稱封建社會官員的楷模。

但是,聖人也有違背常理的乖戾行為,甚至有違反人倫的變態心理。如正人君子模樣的朱熹,說的一套,做的一套,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道學家。

唐德亮在《朱熹的另一副行狀》描述:朱大人當提官時,受人挑撥與台州太守唐與正有隙,特意到了台州把與唐與正有來往的藝妓嚴蕊抓起來,要她招認與唐太守鬼混,通過詩詞唱和誹謗朝廷的“犯罪事實”。任憑被打得遍體鱗傷,體無完膚,嚴蕊還是咬緊牙關不願屈服。

朱熹看硬的不行,便來軟的,通過獄吏勸說嚴蕊:“你何必那麼死心眼,受這個苦?早一點承認了也不過是杖罪,朱大人說不定念你是個弱女子,年輕無知,為你開脫……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年頭心眼放活些才不會吃苦頭,我勸你把跟那位唐大人的事幹脆說了吧!”

嚴蕊義正詞嚴地說:“是人都應該有良心,是人就該懂得是非真假,我不能憑空說假話誣衊一個朝廷命官……我和唐大人有詩詞往來不假,但他從沒在詞曲中有過誹謗朝廷之意,沒有的事我不能昧著良心瞎說,就是把我折磨死我也不會誣諂好人!”

這番擲地有聲的言詞,連獄吏聽了都不由肅然起敬。朱熹惱羞成怒,於是密令繼續嚴刑拷打,並用竹籤釘進她的十指。嚴蕊儘管昏死多次,但仍然堅貞不屈,絕不以誣陷別人來換取自己的自由。嚴蕊的冤案震驚朝野,終於驚動了皇上,宋孝宗便把朱熹調離,並親自宣佈為嚴蕊平反。

朱熹不光折磨殘害嚴蕊,還親自下令逮捕數千名起義的農民,為報私仇,竟搶在皇帝大赦前殘忍斬殺十八名“囚犯”。朱大人提倡“存天理,滅人慾” ,但他自己卻性慾氾濫。

朱熹在歷史上的評價並不是一味褒義,褒貶都有,爭論還是滿大的。朱熹在南宋末年,被打入偽道學之中,認為他是儒學史上的敗類。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一個說法,是因為當時監察御史沈繼祖以捕風捉影、移花接木、顛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狀”。罪狀中不僅直指朱熹的錯誤觀點,甚至還涉及到私德之中。

沈繼祖等一干人等,大肆批判朱熹,說朱熹不僅誣陷忠良,並且私德有虧。說朱熹不僅和自己的兒媳婦偷襲,讓已經喪夫的婦人還了孕。同時又誘娶兩名尼姑為妾,還將這兩個尼姑帶到大街上招搖過市。

朱熹到底有沒有幹這些看起來是亂倫,敗壞綱常之事,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爭論的地方。許多人認為沈繼祖應該不會沒有證據就這樣誣陷朱熹,有些人有認為朱熹也不可能這麼招搖。那麼到底是怎麼樣,還是見仁見智了。

為你揭秘不一樣的朱熹和海瑞:封建士大夫的存天理,滅人慾!

而海瑞,也是一個反差很大的人物,我們在看到他清正廉明的一面時,還應看到他那兇狠殘暴的一面,這樣的海瑞才是一個鮮活的人物。

在天涯海角之地,海瑞海青天手書大大的“忠孝”二字懸於門庭之上。雖從巡撫任上離職後,閒賦在家,海大人卻既不忘經世報國,也不忘先聖千叮嚀萬囑咐的價值信條。海青天是中國史上最有名的忠貞廉潔的儒臣,為了維持大明的江山、為了復興祖製成憲,不僅敢提著腦袋犯顏直諫,更敢直接奚落批評今上。

為你揭秘不一樣的朱熹和海瑞:封建士大夫的存天理,滅人慾!

但是,就如忠的本質不同於公民責任一樣,孝的本質亦非善待和贍養父母,孝和忠一樣,骨子裡以不平等的臣服為最高原則,在這一原則之下,精神可以被閹割、倫常可以被忽視、溫文而雅的書生也可以變成禽獸。

海瑞一生踐行忠孝二字,為此不惜盡忠時如螻蟻,盡孝時如禽獸。他結過三次婚,納過兩個妾。第一位夫人很賢惠,還為海瑞生了兩個女兒,但由於和海瑞母親性格不和,被海瑞一紙休書給休掉了。二夫人剛剛結婚一月,也由於同樣的原因而逐出家門。

那個年代被休掉的女人要面臨著很大的生活壓力和道德壓力。第三位夫人命運更慘,她在盛年時令人可疑地暴死。另有一妾則於不久前自縊身亡。對待妻妾如此,對待親生骨肉,也是毫無人性。

據說,有一天,海瑞看見他5歲的女兒吃一個糕餅,就問糕餅是誰給的,當得知是某僕人給的時海瑞大怒,訓斥女兒說:“女子哪能隨便接受男僕的糕餅?你不是我的女兒!你如果能餓死,才算我的女兒!”小女從此嚇得啼哭不止,不喝也不吃,家裡人怎麼哄她勸她也沒有用,7天之後終於餓死了。

為你揭秘不一樣的朱熹和海瑞:封建士大夫的存天理,滅人慾!

對於此事,明朝人姚叔祥的小說《見只編》中寫道:“海忠介有五歲女,方啖餌,忠介問餌從誰與?女答曰:僮某。忠介怒曰:女子豈容漫受僮餌?非吾女也,能即餓死,方稱吾女。女即涕泣不飲啖。家人百計進食,卒拒之,七日而死。”清人周亮工在《書影》裡也提及此事,不過,此事於正史中沒有記載。

虎毒不食子,世人很難把一個“愛民如子”的清官海瑞和一個逼死女兒的殺人犯海瑞聯繫起來。海瑞心裡信奉的那個“道德觀念”太過強大,所以可以無視任何人的生命。這倒真讓人覺得不寒而慄。

以前我們都不知道朱熹和海瑞陰暗的一面,往往把他們樹為榜樣,沒想到,他們這些經過理學教育的儒家代表,居然是如此地心狠手辣,鐵石心腸。真的是實實在在的“存天理,滅人慾”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