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疼痛可以不用忍,超全中醫鎮痛方法分享

國際疼痛學會決定從2004年開始,將每年的10月11日定為“世界鎮痛日”。作為每個人一生中體驗最早、最多的主觀內在感覺———“疼痛”,是人類經常遇見的問題。

以往人們認為疼痛是不可避免自然現象,病人只能默默地忍受疼痛折磨。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人們對疼痛的解決找到更多的途徑。中醫方面,人們對痛證的思考更加深入,針藥齊下以更有效、更持久地解決疼痛等不適。

1、針灸治疼痛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傳說在遠古時代,人們偶然被一些尖硬物體,如石頭、荊棘等碰撞了身體表面的某個部位,意外發現在其他地方的疼痛居然有減輕的現現象,經過不斷的摸索,古人開始有意識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塊來刺身體的某些部位或人為地刺破身體使之出血,以減輕疼痛。這是有關針法的傳說。而灸法的由來與針法也比較類似,傳說人們在發明火後,在用火過程中,發現燒灼或烘烤身體某些部分,將會使身體的病痛緩解或解除,所以發明了用樹枝或乾草烘烤用來治療疾病。這是灸法的傳說。


有些疼痛可以不用忍,超全中醫鎮痛方法分享

廣東省針灸科主任符文彬教授對於針灸治療痛症研究頗深。其研究的針刺麻醉療法,又稱“針刺經絡穴位麻醉療法”,簡稱“針麻療法”,對痛症的治療效果明顯。針麻療法是指用針刺止痛效應預防手術中的疼痛及減輕生理功能紊亂的一種方法,由於其作用類似於現代醫學的麻醉,故稱針刺麻醉。符主任介紹,“針麻鎮痛的作用一方面雷同於幾毫克的嗎啡的作用。用了針麻後,就可以減少麻醉藥的用量。第二方面是促進人體的恢復。”廣東在針麻的使用上,開展得也是比較早,主要運用於甲狀腺,心臟手術、扁桃體,拔牙,以及內臟等以及各種慢性痛如1、頸椎病頸痛的止痛、腰背疾病方面的止痛、關節疼痛,如類風溼、痛風也有較好的止痛作用。通過針灸和艾灸的辦法,可以快速解決疼痛問題。


有些疼痛可以不用忍,超全中醫鎮痛方法分享

朱豔梅統計疼痛常用穴為阿是穴、足三里、中脘穴,次常用內關、期門、腎俞,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改善機體因氣滯血瘀、經絡不通而致的疼痛,起效快,療效可靠,無依賴性、成癮性、戒斷性,但持續時間短,重度疼痛鎮痛不全,反覆使用,病人較痛苦。

袓國醫學認為疼痛是由於正虛衛外不固,邪氣乘虛而入,致氣血凝滯,痺阻經絡而成。

《素問‧痺論篇》雲:"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素問‧舉痛論篇》亦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冬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靈樞‧五癃津液別》亦云:"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酸。"說明導致痛證發生的原因不外虛實兩端,虛為"不榮則痛";實為"不通則痛"。用現代的話來說,痛是因為血液、水液阻塞不通或氣行不暢引起。平常人都會有這種體會,跌打損傷瘀腫,局部由於血液、水液循環不通暢、不能正常運行,所以很痛;身體里長了異物,例如結石、腫瘤,也因血液、水液循環不通暢而痛。這種例子舉不勝舉。


有些疼痛可以不用忍,超全中醫鎮痛方法分享

(1)疼痛病因歸納

寒:“寒主收引”,人體受寒,會引起肌腱緊張收縮(筋脈拘攣)故爾疼痛,這寒常因風起,所以風寒引起疼痛的現象是普遍的,例如傷風感冒頭痛、風溼病中的“痛痺”——以寒為主要原因的痺痛。陽虛也表現為寒,可歸入寒這一類。

熱:“血熱妄行”,人體因熱使血行脈外(如滲出性出血性疾病),引起血液循環障礙故爾不通則疼痛。如夾風的熱則為風熱,如風熱感冒頭痛、風火牙痛、胃火牙痛(火為熱之極)。因熱引起的痛多數與西醫的炎症疼痛類似。

血瘀:血瘀即血液循環障礙或血液、水液循環同時發生障礙,例如跌打損傷,心肌梗塞和其它器質性病變。痰結:中醫分有形與無形的痰,痰結可能相當於水液循環障礙,當水液膠結成塊時即引起阻塞疼痛,例如肺病或肺心病之肺痛、胸痛,有一部分腫瘤疼痛也屬於痰結疼痛。

氣鬱:“氣為血帥”,氣行才能血行,氣鬱則血行不暢,故爾疼痛。例如肝膽疾病、婦科疾病、胃病,常有肝氣鬱結疼痛症狀。


(2)辨證論治,選用經方

氣滯不通:

行氣導滯,散結止痛,柴胡舒肝散加減。

瘀血內結:

活血化瘀,散結止痛,膈下逐瘀湯加減。

痰溼結聚:

除溼化痰,散結止痛,滌痰湯加減。

毒熱內結:

清熱瀉火,解毒散結,清涼甘露飲加減。

寒邪凝滯:

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當歸四逆湯加減。

陽虛寒凝:

益氣溫陽,祛寒止痛,右歸丸加減。

陰液乾涸:

益元滋陰,養血止痛,左歸丸加減。


引經選藥,根據疼痛部位不同選用引經藥:頭痛:白殭蠶 、川芎;頭頂痛:蒿本 、吳芋;偏頭痛:柴胡、 白蒺藜;後頭痛:羌活、 麻黃;前額痛:白芷、葛根;咽喉痛:牛蒡子、 射干;肩部痛:薑黃、 海桐皮;上肢痛:桑枝、 桂枝;肢痛:牛膝 、千年健;胸痛:全瓜蔞 、香櫞皮;腹痛:罌粟殼、 沒藥;肝區痛:八月扎、玫瑰花;心腹痛:蒲黃、 菖蒲;脘腹痛:九香蟲、 綠萼梅;少腹痛:劉寄奴 、蘇木 、地龍。


有些疼痛可以不用忍,超全中醫鎮痛方法分享

總之中醫治療痛症可用兩個字概括:“打通”,以上治療痛症的法則和藥物其作用不外是對“痛則不通”其不同病因進行“打通”的。其中以辛溫藥和芳香走竄藥的止痛力最強(如羌獨活、細辛、蓽茇、烏頭、附子、麝香等),故有時治療不屬寒痛的其它痛症,在辨證方藥中加入這些辛溫“治標藥”,取其止痛之力勝也(例如風熱頭痛可用石膏、菊花、葛根選配川芎、細辛、白芷、羌活等)。

(備註:部分思考內容來源:針灸臨床穴性 張智龍 編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