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家長打罵一定教不出好孩子

9歲的周陽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學校經常打罵同學,稍不順心就拿同學出氣,他的座右銘是“拳頭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你知道嗎?家長打罵一定教不出好孩子

後來老師瞭解到,周陽的媽媽在家也經常打罵他,特別是打牌打輸了,回到家就拿周陽出氣,甚至還對他拳打腳踢。鄰居們也都說周陽在學校的表現是父母造成的。有一次,當媽媽再一次舉起棍子時,周陽轉身抄起了拖把,反而對自己的媽媽一陣毆打。傳統的教育觀念對今天的媽媽仍然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但是,從以上這些沉痛的教訓中,我們知道打罵教育是一種畸形的教育方式,在現代的家庭中,媽媽要與這種教育方式說“NO”。

你知道嗎?家長打罵一定教不出好孩子

當媽媽被問到為什麼要打罵孩子時,許多媽媽的回答都是“孩子不聽話”。其實,當媽媽在打罵孩子的時候,總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逼自己這樣去做的,卻很少去反思自己這樣做的效果及後果。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種,打罵孩子可以說是最直接、最常見的。在傳統的家庭教育觀念中,媽媽與孩子的關係就是管與聽的關係,媽媽們沒有尊重孩子以及和孩子平等相處的概念。媽媽總是認為自己就是權威,永遠都是正確的,孩子也只能順從媽媽的意見。

你知道嗎?家長打罵一定教不出好孩子

但是時代在變,家庭教育觀念也在更新,媽媽教育孩子的方法當然也要變通。當孩子犯錯時,媽媽要以尊重孩子的態度讓孩子自己負責,而不是打罵了事,這樣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理性的人格。媽媽應該讓孩子感受到關愛與溫暖,而不是陌生和恐懼。專家研究發現:一個在戰戰兢兢中長大的孩子,會漸漸偏重於表現負面的行為,例如,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感覺就說謊,有需求不敢說就偷竊等,長期發展下去很可能會誤入歧途。

1.多和孩子溝通

在忙於工作的同時,媽媽也一定要抽出儘量多的時間來了解孩子,與孩子溝通,儘量對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媽媽也能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而不是靠打罵孩子來解決問題。

你知道嗎?家長打罵一定教不出好孩子

通過牛牛的媽媽教子的例子,我們很容易就能明白這個道理。牛牛是個調皮的孩子,經常惹禍讓媽媽生氣。有一天牛牛又和同學打架了,下午放學後渾身是傷地回到了家。媽媽看到牛牛“遍體鱗傷”的樣子,很生氣,不問青紅皂白就把他打了一頓,然後才問他為什麼又跟別人打架。牛牛從小就是個犟脾氣,不管媽媽怎麼問,他就是一聲不吭。媽媽看他不說話更來氣了,又打了牛牛一頓。

你知道嗎?家長打罵一定教不出好孩子

捱打後的牛牛隻是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媽媽喊他吃飯他也不理會。後來牛牛的班主任王老師往家裡打電話,媽媽才知道原來牛牛是因為看到有人欺負同學才幫忙打的架。媽媽覺得沒有弄明白原因就打了牛牛,有些不妥。於是就走到牛牛面前,輕輕地問:“牛牛,媽媽打你的地方還疼嗎?媽媽沒有弄清楚原因就打了你,是媽媽不對。”看著媽媽態度這樣溫和、誠懇,牛牛心裡很感動,就把事情的經過全都說了出來。媽媽等他說完,握著牛牛的手問道:“為什麼媽媽問你時不和媽媽講清楚啊?”“因為我覺得媽媽不理解我,一看到我和別人打架就打我。”牛牛委屈地說。“那你現在怎麼願意和媽媽講了?”“因為我覺得現在媽媽理解我了,所以我願意把我的心裡話講出來。”牛牛又說。

你知道嗎?家長打罵一定教不出好孩子

從那以後,媽媽再也沒有打罵過牛牛,有什麼問題時也總是徵求牛牛的意見。這樣一來,牛牛也不像原來那麼犟了。孩子無論多小,媽媽都應平等地對待他們。有些粗魯的媽媽總是習慣不分青紅皂白地打罵孩子,這樣做,很容易讓孩子對媽媽產生怨憤的情緒。這樣一來,孩子得不到媽媽的理解,與媽媽之間的溝壑也會變得越來越深。所以,媽媽應該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媽媽是理解他的,這樣做,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的愛與關心,從而積極地改正自身的錯誤。

你知道嗎?家長打罵一定教不出好孩子

2.凡事要多和孩子講道理

孩子不聽話或者任性的時候,媽媽除了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和孩子溝通外,還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媽媽要多和孩子講道理,不打不罵也能教育出懂事的好孩子。媽媽在實際生活中要多向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事理,這樣他就能夠學會換位思考,從而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事實證明,這樣也更容易讓孩子自發地接受媽媽的意見,教育效果更理想。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張可的例子吧。下午放學回到家,張可有些不高興地對媽媽說:“媽媽,我這幾天不想去學校了!”聽張可說話的語氣,媽媽覺察到張可有心事。於是媽媽放下手中的家務活,對張可說:“可可,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啊?不妨告訴媽媽,說不定媽媽可以幫助你呢。”聽到媽媽的話,張可就把心裡的委屈告訴媽媽了:“媽媽,今天我做作業的時候,有一道題總是做不對,老師就當著同學們的面批評了我。我覺得很丟人,一點也不想回去上課了。”

你知道嗎?家長打罵一定教不出好孩子

媽媽對她說:“可可,你想想看,班裡別的同學是不是也捱過老師的批評呢?”可可脫口而出:“是啊,媽媽。我們班有位同學幾乎天天都會被老師批評呢。”媽媽接著說道:“你看,那位同學並沒有因為經常挨批評而不去上學吧。其實媽媽認為老師批評你,也是為你著急。你在家做不好事情的時候,爸爸是不是偶爾也會批評你?你能理解爸爸是希望你能做得更好,那麼,你也能夠明白老師批評你也是為你好啊!”“哦,原來是這樣啊。那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不會讓老師失望的。”張可若有所思地說。然後她就去寫作業了,也不再有不去學校的想法了。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家長在跟孩子講道理的時候都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往往過於嚴厲和刻板,無意中把自己置於在了孩子的對立面。可想而知,這樣孩子就會變得抵制與逆反,教育效果適得其反。因此,家長應像張可的媽媽那樣,以寬容的態度和商量的口氣與孩子講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