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社會資源 拓展服務載體 構築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永嘉公安樣本

整合社会资源 拓展服务载体 构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嘉公安样本

整合社会资源 拓展服务载体 构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嘉公安样本

近年來,永嘉公安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創新警務,整合全方位資源,注重源頭封堵,以耕讀精神創新推出了“一村一警務助理”、“取證不過夜機制”、“山區交警改革機制”等一系列警務創新機制,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決在源頭,積極實踐“農村警務·鄉警迴歸”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提供了“永嘉樣本”。

警務助理:村民安全的貼心“小管家”

永嘉作為全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地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農村土地極其稀缺,被山區百姓視為珍寶。2017年,永嘉山區因土地糾紛引起的案件數量佔傷害類刑事案件總數的70%以上。為此,永嘉公安以矛盾化解工作為核心,創新推出土地糾紛化解機制,最大限度地將矛盾化解在初始階段。

永嘉公安關口前移、主動介入,改變以往“土地糾紛只要不打就不管”的慣性思維,

清醒地看到查處此類矛盾或由此轉化升級的違法犯罪行為僅僅是“治標”,反而容易激化矛盾形成長久積怨,更可能造成常年信訪,徹底化解土地糾紛才是“治本”。

整合社会资源 拓展服务载体 构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嘉公安样本

“我都90歲了,我家房子的這個矛盾一直是一個心結,都30年了,我有生之年弄清楚了,我也心安了。” 永嘉巖頭蒼坡村的李老伯說。2016年6月,巖頭派出所利用農村土地糾紛化解機制成功化解一起兩位90餘歲老人長達30年之久的房屋糾紛引發的積案。

整合社会资源 拓展服务载体 构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嘉公安样本

在處置過程中,巖頭派出所建立聯動調處機制。以矛盾糾紛告知書的方式,積極為當事人提供多種可供選擇的糾紛化解渠道,引導當事人向村(社區)、鎮政府申請幫助協調解決,或向國土、住建等相關部門諮詢求助;或走法律途徑,向法院提起訴訟,爭取採取和平、合理、合法的方式解決矛盾糾紛。用好警務助理,將警務觸角延伸到村(社區)的每一個角落,積極發展常年生活在當地村鎮(社區)威望高、人頭熟、人正直、熱心腸,且能夠積極配合民警工作的村民當警務助理,通過面對面集體培訓、點對點家訪培訓的方式,使其成為土地矛盾糾紛的調解員。

2016年4月,兩戶村民因土地糾紛發生衝突,極有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獲悉情況後,警務助理胡建道第一時間向派出所報告情況,立即聯合村幹部會同村裡德高望重的長輩對雙方當事人進行勸說,最終把事件化解在萌芽狀態。

整合社会资源 拓展服务载体 构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嘉公安样本

據統計,警務助理共協助公安機關破獲各類案件100餘起,化解矛盾糾紛500餘起,為群眾辦證辦事提供幫助2000餘次,有效預防多起群體性苗頭事件,社會治安持續好轉。截至目前,信訪總量同比下降31.5%。

永嘉公安堅持改革創新,一切從實際出發,倡導的“一村一警務助理”工作模式不斷得到深化,“一村雙警務助理”和“一村多警務助理”遍地開花,有效破解了“警力有限”現實難題,將“民力無窮”發揮得更充分。警務助理制度的有序推進,解放了警力,開闢了警民溝通化解矛盾的渠道,實現了保民安、暖警心、惠民生的目標,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取證不過夜: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的“金鑰匙”

山區農村社情複雜,很多傷害案件都是因為村民之間的各種糾紛矛盾引起的,此類糾紛問題糾結、化解困難,由此引起的傷害類案件一直是山區派出所的工作難點,一旦處置不當,極易引發群眾不滿和群眾信訪。如何化解和辦理該類案件,從而有效避免事態擴大和化解此類案件成為當前難題。

整合社会资源 拓展服务载体 构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嘉公安样本

“將難點作為著力點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成效”。永嘉公安正視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從問題著力,清醒認識到民警在前期案件調查中不及時不深入不全面是問題結症所在,從而創新推出“取證不過夜”偵查機制。

“案件發生當日是調查的黃金期,必須牢牢抓住這個黃金期才能更好的有利於矛盾的化解。”楓林派出所所長孫志義說。

整合社会资源 拓展服务载体 构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嘉公安样本

2017年9月,永嘉山區深秋的夜顯得特別的寧靜祥和。此時,剛剛結束調查的證的楓林派出所汪乘松剛剛調查取證完畢,對於新警的他心中有著莫名的成就感。

早上接到夏某報警稱其被陳某毆打致肋骨骨折,經鑑定為輕傷2級,當晚立即展開調查,積極走訪證人,在證據極易滅失的情況下成功固定,查清夏某骨折系摔傷而非毆打造成,對違法嫌疑人陳某的毆打行為作出治安處罰並及時作出不予立案決定,並予以調解完畢,與其說成功快速的避免一件錯案,更多的是又一次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整合社会资源 拓展服务载体 构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嘉公安样本

近年來,永嘉公安堅持“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化解在萌芽”原則,創新推出“取證不過夜”偵查工作機制,紮實開展農村各種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及時調處群眾之間引發的各類治安糾紛和內部矛盾。在具體工作中,始終堅持“調查取證不過夜,案件不清不結案,證據不足不定性,矛盾不解不調處”的原則,把每一起案件辦成鐵案,每一起糾紛抓在手上。

自“取證不過夜”偵查工作機制運用以來,2017年春節期間,案件當日取證率達100%,矛盾糾紛化解率達100%,信訪下降100%,取得了三個100%的顯著成效。

山區交警改革:破解交通擁堵的永嘉模式

永嘉地域廣闊,全縣面積2698平方公里,山區面積就佔1947平方公里,山區總人口586412人,旅遊景區眾多,道路車流集聚。山區農村道路線長面廣、警力資源分配不均、調配不及時是困擾永嘉縣公安局的“老大難”問題。過去轄區內

2個交警中隊需要處理10個鎮4個鄉的交通類警情,經常出現發生交通事故群眾報警後,交警1個多小時後才能到達現場的尷尬局面。

整合社会资源 拓展服务载体 构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嘉公安样本

改革前,路面擁堵

“現在山區你們交警都這麼這麼快趕到,這是太好了,不然我真不知道怎麼辦理,以前在山區至少一個小時多,幾分鐘就到了。”金先生說,他駕駛的小汽車在禮讓非機動車的時候被後方的農用車追尾了,由於是第一次與農用車輛發生碰撞,他不清楚該如何去處理這起交通事故,幸好交警及時趕到了現場,而他最怕的還是擔心事故拖久和對方就責任問題產生矛盾。

過去一個多小時現在一二十分鐘,這交警的出警速度怎麼變化這麼大呢,難道以前開警車去事故現場,現在還有更快的交通工具嗎?

整合社会资源 拓展服务载体 构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嘉公安样本

原來,2017年初,永嘉縣公安局審時度勢、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推進交通管理工作改革,率全省之先授予山區派出所道路交通管理權,擴大交通管理覆蓋面。授予橋下派出所、金溪派出所等10個山區派出所道路交通管理權,增掛交警中隊牌子,實行山區派出所、交警中隊所隊聯勤聯動機制。授權派出所

兼顧負責本轄區道路交通違法查處、交通秩序維護、交通事故處警、隱患排查整治、交通安全宣傳等職能。所隊聯勤聯動後,山區交通管理民警由原2個單位24名交警增加至10個所隊156人,有效提升了路面見警率和管事率。

整合社会资源 拓展服务载体 构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嘉公安样本

大部門大警鐘試點改革後,永嘉縣公安局實行山區就近調警、用警,該局指揮中心直接將交通類警情指令下達到就近派出所,指派轄區民警就近處置,直接認定簡易車損交通事故責任,先期處置傷人以上交通事故,原本交警坦下中隊到巽宅鎮城區處警需駕車30餘公里、時長40分鐘,改由巽宅派出所就近處警,僅需5分鐘即可到達現場,大大縮短了出警時間,提高了警務效能,即使是最偏遠的山區群眾也能切實感受到公安改革的“紅利”。

整合社会资源 拓展服务载体 构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嘉公安样本

交通類警情指令下達到就近派出所

“山區交警勤務改革以後,交警和派出所合署辦公以後。部門處理交通事故明顯地有優勢。以前我們發生交通事故,比如,從巖頭到東岙村,我們要一個多小時,群眾在等候,可能會產生厭煩的心理。對我們公安機關的滿意度,或者說發生打架鬥毆、發生故意損毀財物等一系列次生的危害。現在指揮中心,直接指令當地巖頭派出所,出警五分鐘,到位以後我們解決。”巖頭派出所所長表示。

整合社会资源 拓展服务载体 构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嘉公安样本

警務改革不但解決了原來出警慢的問題,在緩解景區節假日道路擁堵方面也是成效顯著。針對楠溪江風旅遊景區節假日車流人流急劇增加的特點,10個山區派出所(交警中隊)實行節假日調休機制。平時週末,山區派出所(交警中隊)堅持每日二分之一警力上路管理交通秩序,遇到元旦、春節、清明等重要節日期間,交警大隊每天安排1/2警力值班備勤,加大對易擁堵路段,事故高發點等重點部位的警力投入,強化對車輛集聚重點地區和重點路段、旅遊景點的管控、疏導,避免發生嚴重交通堵塞;山區派出所(交警中隊)

每天安排2/3警力值班備勤,鶴盛、大若巖派出所等重點景區派出所更是全體人員上路執勤,全力投入交通管理,加強對重要部位和路段的治安巡邏及交通管理,確保轄區治安穩定和交通秩序通暢有序。

農村警務改革任重道遠,永嘉公安近幾年來的探索實踐,精耕細作、改中就變、變中求新,取得了初步成效,是打造永嘉治安樣板區的直接實踐,更是“楓橋經驗”的積極深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